• 西班牙語,  語言學習

    談外語學習心路歷程─西班牙語

    因為有人要求想看一下學西語的過程,不過我最早那篇早就隨著過去的資料庫消失了,想說重寫順帶回憶當初第一次學第二外語的各種挫折,來告訴大家蠢笨如我,也是可以橫越困難去學習新的語言的。但因為時間有點久,這篇或許只能算是回憶錄,無法成為正式的心得分享,以下僅供參考。
    找其他語言(法語、阿拉伯語、義大利語)學習心得的人請至→語言學習系列

     

    學習西班牙語的起源

    大學的時候,我剛開始接觸羅馬史,看完千年的羅馬歷史後,非常迷戀一位征服過大片土地的將軍──西比奧‧亞非利亞努斯Publius Cornelius Scipio Africanus (236–183 BC),閱讀了很多相關資料。後來有一次和家人到埃及跟團旅行,那時候經過了一個羅馬人在埃及蓋的神廟的,經過導遊解說,發現是羅馬偉大的皇帝──圖拉真蓋的,而圖拉真是出生在西比奧建立的殖民地,那時聽到心裡就有點觸動:既然人可以那麼接近歷史,那我有一天一定要去追尋西比奧的足跡,到他征服過的土地看看。但都只是想想,並沒有做出什麼實際行動。

    一年後,我偶然閱讀了海明威的作品《死在午後》與《危險之夏》,對海明威筆下的西班牙鬥牛世界感到著迷,結合之前提到的羅馬史契機(西比奧征服的第一塊土地是西班牙),突然有種衝動的情緒想要學西班牙語!想要去西班牙!

    過兩天走在路上,在家裡附近的補習班外看到西班牙語招生的訊息,人生就是這麼巧,如果晚了幾天看到這個訊息,可能學語言的熱情早就消失無蹤了,也就不會有後來的這些事。什麼叫命運的指引,我想大抵就是如此吧。

    說老實話,學語言也不是我的興趣,旅行也不是我的人生嚮往,我個性內向並不是熱衷交朋友的人,那時候想法很單純,因為大學剛畢業沒有人生目標,想說去喜歡的人走過的地方看看好了。

    就是這樣一股力量驅使,所以我去報名了。

    因為突然意識到可行性,我同時也稍微查了西比奧去過的所有地方,這些地方經過千年已經分裂成說不同語言的五個大國,所以我規劃了大約10年的學習+旅行計畫,總共是八種語言與五個國家(包含兩個死語言與一個雙語國家),第一個要實現的目標,就是學習西班牙語。

     


    西班牙語的特色

    西班牙語是一個發音非常好上手的語言,所有的音都是固定沒有例外,故約三堂課後就能夠念出所有單字,唯一比較困難的音是打舌音R,這個我在學習西班牙語的一年半內都沒有辦法掌握,我是在學第三外語─阿拉伯語時才學會打舌,但實際去西班牙時念不出這個音大家也聽得懂的。

    另外西班牙語的陰陽性數也不複雜(跟其他語言比較起來),所以剩下的時間會花在可怕的動詞變化上,西班牙語每個動詞大約有40幾種變化,常用的前十名還都是不規則,只能多聽多背多練習。

    但是西班牙語有一個強烈的優勢,就是名列世界第四大用語,以及台灣邦交國大概有一半以上都說西班牙語,所以中文資源非常的多,繁體中文找不到的部分,簡體中文也幫得上忙,不論是書店或是網路,教材都多到眼花撩亂不知道怎麼選,相比於一些只能靠英語學習的稀有語種,西班牙語真的是非常親切的第二外語入門。

  • 文章翻譯,  羅馬

    【翻譯】羅馬女性的遺產傳承

    147

    前言:

     

    羅馬曾三次統一世界,第一次是以武力,第二次是以宗教,第三次是以法律。

    德國學者─魯道夫·馮·耶林 (Rudolf von Jhering)

     

    這次翻譯的文章,是找資料時,看到有位研究羅馬女性的學者Alessandra Valentini(亞麗珊德拉•瓦連提尼)將其論文《From Mother to Daughter:Aemilia Tertia’s Legacy and Ornamenta》公開在網路上,內容是討論大西比奧的妻子與女兒是如何在羅馬法的制約下,達成傳承遺產的目的。難得遇到同為研究大西比奧相關人物的人,就厚顏無恥地找到她聯絡方式,寫信詢問這篇是否可以翻譯並公開,教授慷慨同意了,非常感激Alessandra Valentini教授授權。

    由於個人的因素,本篇會著重於羅馬女性的研究,原文大量牽涉到羅馬法中的婚姻法與繼承法,加上論文原本是寫給有相關知識的人看的,省去了一些資訊,所以在此先建構簡單的背景知識,幫助理解論文,也在文章最後做一些釐清。

     

    羅馬法

    目前世界上的法律可以區分為兩大法系,一個是「英美法系」(或稱普通法、海洋法),另一個則是「歐陸法系」(或稱大陸法、成文法),歐陸法系可以追溯到查士丁尼所編的《民法大全》,是羅馬法集千年精華之大成,台灣的法律也是根據歐陸法而來,可以說羅馬法是台灣法律的祖先。

    雖然台灣人每天都對法律罵來罵去,但做為有成文法典的國家,透過一定程序所立出的法條,在大多數人心中還是有其權威性,但這種權威性的雛形是來自羅馬人千年來不斷對法律的修正,我們的法律可以說是站在羅馬人的肩上所構成。

    古羅馬法博大精深,無法一篇論足,這篇文章著重的是民法中的繼承法,如果比較台灣與古羅馬兩邊的繼承法,可發現有相當大的雷同,不得不佩服羅馬人在法條上的嚴謹與通用性。

  • 義大利語,  語言學習

    義大利語網路學習資源分享

    ※此篇於2023年3月進行了全面更新,我修正了一些連結並增加大量內容

    這篇算是回應網友許願(?),接續義大利語初學心得分享的文章,我沒有想到後來文章流覽人數爆增,人到底從哪裡來的好令人驚恐XD,結果現在部落格前幾名的流量文張都是討論學語言的,應該沒人相信部落格當初成立只是為了寫我的羅馬史筆記。

    (好的回到正題)

    以下收錄的是我近一年學習義大利語的網路資源(因為有老師休假時間所以應該算是八個月),目前是可以自己靠著查字典看文章,也可以用簡單的義大利文回訊息給老師,聽力當然還需要時間要加強,不過在康老師悉心的教(一ㄚ)育(ㄓㄚˋ)之下,對偷懶如我來說算是很快的進度了。

    因為學了幾個語言後,覺得與其蒐集一堆不看不如一個讀精,所以我的列表可能沒有那麼琳瑯滿目,底下這些連結對我來說都是課堂之餘的輔助,不一定符合每個人的需求,還請斟酌使用。

    如果有任何連結掛掉的話,可以留言或寫信給我。

    推薦給初學者的:


    萬門大學-義大利語初級課程(中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E2d8cUWXis&list=PL0GyqFMD-UCGmeQM5lNprk80aZz-sMhA6
    講的超清楚的的初學系列,每段都不會太長,所以不會聽到不耐煩,初學者想自學的話這是非常好的入門影片。(萬門大學似乎有經營上的問題請大家把握還能看的機會QQ)
      

    免費學義大利文網站(中文)
    http://www.italiano.adeleliu.com/?
    對初學者來說“救急”無敵重要的中文網站,搭配上面那個萬門大學課程有強健體魄(?)的效果。

  • 義大利語,  語言學習

    義大利語初學心得分享

    不知不覺也來到我的第六外語了,這真是幾年前的我完全沒有想到會達成的數量。

    總之也是來個事前說明:我個人因為每次自助旅行的時間長,又常去一些杳無人煙或英文不通的地方,都會預先學習當地語方便溝通,故目前學過西班牙語、阿拉伯語、拉丁語、法語,但個人的英文非常差,指考只有低標,大學英文課是靠同學好心罩我才僥倖沒有補考。以我個人經驗來說,學第二外語跟英文程度完全無關,我程度這麼差都可以活到現在了,有這麼活生生血淋淋的例子大家可以安心來學第二外語!

    ROMAN2

    義大利語的學習特色

    義大利語是一個在台灣算冷門的歐語,原因大概是在世界不夠普及化,不像西班牙語是台灣大部分邦交國說的語言,法語過去殖民地廣大,很多國家到現在即使獨立都還會說法文,西語和法語也是聯合國官方語言,算是強勢的語種,在歐盟影響力強大的德語在台灣也有一定的地位。相較起書店裡其他國家語言的教材,義大利語都僅有寥寥數本,真是義語學習人士的寂寞。

  • 旅遊,  突尼西亞行

    【2016突尼西亞行】行程規劃篇

    這篇是繼上篇《【2016突尼西亞行】行前準備篇》的文章。著重於行程規劃與交通工具。
    旅途上的心情遊記目前已授權給關鍵評論網《一個人的突尼西亞》的標題開始連載,為了區隔,BLOG的連載會以比較偏資訊和文學的方式撰寫。

     

    前言

    突尼西亞雖然旅遊產業佔整體產值的12%,但大多數人來這裡都是跟團,坐遊覽車什麼的當然不是問題。但如果是自助旅行,又沒車(應該有車也不敢在這裡開),突尼西亞就是個旅行不太方便的國家。因為這裡大眾交通工具班次少,也不一定能直達所有景點,還給你不時來個誤點,如果用生活在台灣的態度面對可能會大崩潰,不過既然是旅行,還是盡可能放鬆心情看待,阿拉伯語有句話常常加在未來式:inshallah(若真主意欲),總之一切都是真主的意思,深呼吸,慢慢來。

    註:以下資訊只是個人經驗歸納,或是只是我認為比較方便的方法,並非絕對,突尼西亞是個高度彈性的國家,應變的方法很多,而每個旅人都有自己喜好的行旅方式,本篇僅供參考。

     

    時間觀

    如果平常去歐洲國家或日本會做詳細攻略的人,請放棄在突尼西亞幾點幾分要到哪裡的超細節規畫,由於這裡誤點非常平常,時刻表僅供參考,如果不當個「差不多先生」,會被突尼西亞人氣死,盡可能以兩小時為緩衝單位,遇到被拖延也不要太生氣,我在傑爾巴(Jerba)等飛機誤點兩小時,大家都很淡定,沒人去櫃台大吵大鬧,反正一切都是真主的意思,想開一點吧(摟肩)

    一天可以根據距離排一到兩個景點,以及一個備用景點(就是不去也不會死的地方),因為有非常多的時間會浪費在交通上。

     

    交通方式

    由於我走的不是一般的旅遊行程,因為我是去追古人的足跡,會走一些旅遊書上沒寫或是資料很少的地方,所以交通方式是很苦惱的問題,底下是我這一個月來的血淚經驗,畢竟我不是當地人,可能有些部份是我個人當下得知的資料或感覺,最終還是以突尼西亞的當地狀況為主,本文僅供參考。

    請注意:
    1.突尼西亞大部分的交通工具都不會開空調!想要夏天去的人請審慎思考。
    2.沒有自動售票機這種東西,所有的交通工具都是人工售票,沒有語言能力的話請遞紙條以確保到達正確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