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開課筆記,  羅馬建築

【公開課筆記】羅馬建築(二)It Takes a City

課程說明

本文是為耶魯大學公開課中的「羅馬建築」影片中所做的中文筆記,這份筆記盡可能重現教授上課時所有出現的圖片。全筆記一覽請點:公開課筆記羅馬建築
課程名稱:ROMAN ARCHITECTURE
課堂:It Takes a City: The Founding of Rome and the Beginnings of Urbanism in Italy
講師:Diana EE Kleiner
課程網頁:http://oyc.yale.edu/history-art/hsar-252#overview

課堂的圖片來源有幾種:
1.google圖片
2.google地球截圖
3.教授自己照的
前兩種通常透過網路能找到相同的圖,但第3點的話我就只能盡量找類似的做成筆記。
該課程教授課堂經常使用Google Earth(連結),其中有提到古羅馬版的google earth,不過這個服務現在已經因為一些爭議而停止了,但地形圖仍可使用。

另外本文除了上課圖片,也會增加一些我自己的註解與說明,大部分都是我自己不熟悉的東西而加以補助,請各位斟酌使用。

本堂重點

1.羅馬早期建築的風格來源
2.羅馬的城牆與砌牆法
3..區分出伊特魯裡亞與希臘風格的差異
4.三種柱式:多利安式、愛奧尼亞式、科林斯式。
5.羅馬早期神廟風格

羅馬的建成

據傳說,西元前753年4月21日,羅幕路斯(Romulus)在羅馬七丘中的帕拉蒂尼山(Palatine Hill),建立了羅馬城。
下圖是現代的帕拉蒂尼山鳥瞰圖,標記了各個著名的羅馬遺跡,黃色區域即帕拉蒂尼山的範圍,山丘下方的遺跡是圖密善(Domitian)的宮殿


帕拉蒂尼山上殘存著羅穆盧斯時代的村莊遺跡,這些村莊建於西元前八世紀,原址就在圖密善的宮殿下方。

羅穆盧斯時代的棚屋

這些棚屋(huts)遺跡始於鐵器時代,由羅穆盧斯時期的建築師們設計建造。位於帕拉蒂尼山圖密善的宮殿下方。
Huette
他們使用帕拉蒂尼山的石材─石灰岩(tufa)。 做了一長方形的平板,先打磨四周成圓角 然後把石頭與周圍割出20英尺距離,做出矩形的形狀,後在石灰岩上穿孔。
這些洞用來支撐木杆、棚屋的上部結構和四周的牆壁,岩石上平整出來的部分 就作為棚屋的地面。
下圖便是棚屋修復以後的結構圖以及實物模型

huts
牆體是由籬笆(wattle)和抹灰(daub)構成 (或建築學術語:抹灰籬笆牆)。在樹枝和木條編成的籬笆牆外,再裹上一層用灰泥(twigs) 和粘土(rods) 混合而成的抹灰(clay)面層,充當棚屋的牆體。斜屋頂擇是用茅草蓋的。

現在羅馬已經沒有這種棚屋保存下來,但是在瑪雅裡維艾拉(Maya Riviera)有著類似的棚屋,用木材建築,以茅草為屋頂。
註:瑪雅裡維艾拉(Maya Riviera)墨西哥一度假勝地
mayan hut

還有其他的資訊可以理解棚屋在古羅馬時代的樣子,例如保存至今的鋪路石(the pavement stone),還有一些骨灰盒(urns),稱之為棚屋骨灰盒(hut urns), 因為形狀像棚屋。
huturn

棚屋骨灰盒是西元前八世紀時火化用的,火化後骨灰便會安放於此,它們和羅穆盧斯棚屋很像,同樣是方形或矩形,有圓角,以及斜屋頂。
學者相信透過它及存留的鋪路石,便能還原西元前八世紀時棚屋的原貌

在任何的時代的任一文明,男性和女性的身份狀態是不同的,男人的歸宿是沙場,女人則是家庭。
西元前八世紀,他們用兩種不同的骨灰盒,一種是棚屋式骨灰盒(hut urns)另一種則是頭盔式(helmet urns),男人們的骨灰放在頭盔式骨灰盒裡 女人們的則放在棚屋式的盒子裡,尤其棚屋骨灰盒使我們對古代棚屋有更多的認識。

下圖是帕拉蒂尼山博物館裡的棚屋聚落模型
pal004

伊特魯裡亞建築

西元前六世紀伊特魯裡亞人(Etruscans)是風頭最盛的,他們居住在伊特魯裡亞(Etruria)地區(即今托斯卡納Tuscany 、佛羅倫斯Florence周圍等地),他們文明領先羅馬,逐漸形成一種強勢的文明,借此躋身進羅馬的上層社會,此時他們的君主統領羅馬,但最終還是被趕出羅馬。在他們的指導幫助下,羅馬開始修建神廟。

西元前509年,羅馬修建供奉朱庇特•奧普提馬斯•馬克沁斯•卡比托林努斯的神廟(Jupiter Optimus Maximus Capitolinus),簡稱為朱庇特OMC神廟,神廟內同時也供奉了朱諾(Juno)和密涅瓦(Minerva)。
此神廟建在卡庇托爾山(Capitoline Hill) ,當時帕拉蒂尼山基本上是羅馬的住宅區,神廟建成後,卡庇托爾山逐漸變為宗教中心。因主廟坐落在羅馬的卡匹托爾山上,這三個神聚於一起,便是卡匹托爾三神(Capitoline Triad)

現在所敘述的神廟,很大程度上是作為伊特魯裡亞神廟來講的,始建於西元前509年伊特魯裡亞國王在位時期,它與羅馬的神廟建築相輔相成,互相影響。
卡庇托爾山在文藝復興時期,由米開朗基羅重新設計卡庇托爾山中心區域的橢圓型廣場,並改名為坎比多利奧廣場(Campidoglio)。還有三座宮殿也是他設計的,卡庇托爾宮(the Capitoline)、康塞巴托裡宮(the Conservatori)和參議院宮(the Senatorial Palaces),如今這裡是一座聯起來的博物館。朱庇特神廟遺址就在現如今的這些宮殿所在處。

Campidoglio

從西元前六世紀起,朱庇特OMC神廟始終屹立不倒,多次被燒毀又重建,每次重建顯然都換了一種新的風格。即使如此,還是有跡可追溯至西元前509年時的原貌。 下圖是復原後的軸測圖及平面圖 教授說:對建築學來說,學會讀懂平面圖(plan)以及復原圖(或軸測圖)(restored view or axonometric view)是必要的。請大家開始努力學習看圖吧!
AFk_kU_A6S3F7s4WY_t-rQ_m

從平面圖可看出神廟是一個矩形結構,有一條很深的門廊(porch),黑色圓點表示石柱,以及門廊上的獨立柱,前方有單獨的石階,使建築正立面形成焦點,這石階不像希臘神廟環繞整個建築。
後牆比較平,內殿(cella)是神廟內部的中心區域,分為三個部分供奉卡庇托爾三神,每個神都有獨立內殿,朱庇特一定在中間,兩位女神分侍左右。看到三等分的內殿,當知道這是卡庇托爾三神神廟。

從復原的外部結構看,神廟的基台(podium)比較高,高達13英尺(13英尺約3.96米),獨立的石階指向深廊,深廊處為獨立圓柱,並且有三個獨立的內殿入口。

西元前六世紀神廟所用的建築材料,和帕拉蒂尼山的棚屋一樣,柱和上層結構也是用木頭作材料,但基台和牆壁是採用泥磚(mud-brick)而非抹灰籬笆牆(wattle and daub),另外這個建築上還 有不少的雕刻裝飾,古代通常採用赤陶(terracotta)來雕刻,所以木材,泥磚和赤陶是這座建築用到的材料。

下圖是一座伊特魯裡亞古墓的平面圖─席爾茲古墓(the Tomb of the Shields and Seats),坐落在切爾韋泰裡(Cerveteri)。
ar0021

此墓建於西元前六世紀下半葉,同樣分為三個獨立的空間,也是單獨的石階(single staircase)有明確的指向。羅馬人注重建築正立面外形是源于伊特魯裡亞人,不僅神廟建築,伊特魯裡亞人的墓葬建築也是這樣設計的,並被羅馬人所接受。

與朱庇特OMC神廟的平面圖(下圖右)比對,可看出兩者間的相似之處:注重建築正立面,獨立石階、深廊、深廊處的獨立柱、三等分構造和建築背部平坦的後牆。
TempleofTomb

伊特魯裡亞人的朱庇特OMC神廟,和古希臘雅典的帕台農神廟(temple, of the Parthenon),基本處於同一時期,表面上它們很像,都用圓柱支撐起上部的三角形牆壁等等。
下圖左是帕台農神廟,右方是朱庇特OMC神廟
ParthenonVSomc

希臘神廟的特點是:基台沒有這麼高,石階是環繞建築的,沒有一個明確的正面,沒有設置單方向的石階,而且只有一個內殿。
而這兩座建築最為重要的區別是:帕台農神廟是用大理石(marble)建的,並非是一般的的木頭和泥磚。羅馬人使用石材來建造神廟,必定深受希臘影響。當羅馬人開始建造他們自己的宗教建築時,他們回顧希臘人和伊特魯裡亞人設計的建築,並從中取其所長,和自己的文化和宗教融合起來,形成一種全新的風格,即我們所知的羅馬神廟建築。

下圖是羅馬時期的卡庇托爾山,左上可看出朱庇特OMC神廟(此為神廟的後來一個版本)的位置以及與其他宗教建築的關係,並非所有建築都是建於西元前6世紀,而是隨著時間逐漸添加的。
roma-capitolio-maquete-roma-antiga-mqtroma15

建築是根據宗教儀式來進行設計的:祭壇並非設在建築內部,而是在外面,宗教活動是在神廟外進行,除了神職人員,很少有人被允許進入內部觀摩神像。
roma-capitolio-maquete-roma-antiga-mqtroma2

朱庇特OMC現在僅存13英尺高的基台,可能早於西元前6世紀便已存在,甚至早于神廟的建立,基台是由一系列的方磚(rectangular blocks)搭建起來,一塊並著一塊疊起來,交錯堆疊成牆,建築學術語稱為琢石砌體(ashlar masonry),這種砌牆法西元前5世紀至西元前3世紀在羅馬流行,這個例子裡用的材料是羅馬本地的石灰石(tufa stone)
tumblr_m3dhlpGxdV1r7c1z9o5_r1_1280

朱庇特OMC神廟對其他建築影響深遠,但只有極少數保存下來,部分因為火災,另外是建築變成了採石場,贊助人和建築師把其當做石料來源,所以一些建築被拆除用來建造其他建築,許多像羅馬這樣的聚居城市,隨著時間流逝都會被拆除、重建,或是重組成其他建築,有些轉成為其他建築的一部分而留存至今,這面牆便是最好的證明,因組成其他建築而得以保留。

即便西元前4世紀或西元前5世紀的建築有倖存在著,也會在西元前386年被摧毀,因為那一年高盧部落從北方來襲, 聚居于佛羅倫斯周圍的伊特魯裡亞人受其重創,最終羅馬也陷於火海,僅有朱庇特OMC得以倖免。所以這個時期的建築基本上沒留下多少。

高盧人的利刃讓羅馬人反思羅馬城毫無屏障,以至城池盡毀,僅留一座神廟倖存,他們開始意識到修築城牆才是上策,便開始在周圍建造城牆。

羅馬的城牆

羅馬最重要的城牆,塞維牆,始建于始建於西元前378年高盧戰爭後,環繞在羅馬周圍,著名的羅馬七丘都在城牆的保護中,部分牆體存留至今。保留最完好的一段,在羅馬特米尼Stazione Termini火車站外(下圖右上的建築)
Servian
羅馬盡可能使用最堅固的石灰華,並特地到剛被羅馬佔領的伊特魯裡亞城市─維依(Veii)取材,用來自維依城的黃色石灰華(yellowish tufa)建立雄偉的城牆。此牆雖經嚴重風化仍屹立不倒,但已經無法看出當時牆體砌法,即丁順法砌牆( headers and stretchers)。
丁是指當使用大小一致的長方體磚塊砌築時,將磚塊短邊朝外,此即稱為丁;反之把長邊朝外,則成為順,交替使用。

下圖為丁順法砌牆圖解:
stretchers-headers-bond

牆體中的磚整齊有序的砌成整石牆,正是所謂的整石牆(ashlar masonry),在拉丁語中稱為方石築(opus quadratum)與朱庇特OMC神廟基有異曲同工之妙。

下圖是塞維牆的一部分可看出使用維依的淡黃色石灰華。
RWGA100
因為風化的緣故,很難看出丁順法砌牆的痕跡。但此砌牆法可以在其他的羅馬的牆體上看到,例如阿文丁山(Aventine Hill)的城牆。

與此同時,羅馬也開始了強勢擴張,在羅馬鄰近地區建立一些迷你羅馬,他們意識到這些城市同樣需要類似塞維牆的城牆來保護,這些嚴重風化的牆體,不僅是殖民擴張的產物,也是羅馬塞維牆的翻版。

專為課程定制的地圖上標記了那些有城牆的城鎮:科薩市(city of Cosa)、羅爾巴鎮(the town of Norba)、法拉瑞諾維鎮(town of Falerii Novi)等…都是離羅馬很近的義大利境內殖民地。
(註:此訂製地圖無法取得,故僅有影片截圖供大家參考,基本上上述那些城市都在羅馬附近)
Urbanism.in.Italy.HALFCD-TLF[23-31-23]

下圖是羅爾巴的城牆,始建於西元前四世紀下半葉,這些牆不是由石灰華所建,而是用顏色偏灰的當地石材。
Norma03
牆體不是方石築牆(opus quadratum)或是整石牆(ashlar masonry),磚材並不方正,大部分甚至是多邊形的,稱之為多邊形石牆(polygonal masonry),他們用有趣的方法把這些石材堆砌在一起,建起了漂亮的城牆環繞羅爾巴四周。

科薩鎮的城牆同樣如此,該鎮位於羅爾巴城北部,城牆始建於西元前273年,同樣採用了灰色的石材,而且是多邊形砌塊。
450px-Cosa381

法拉瑞諾維城(Falerii Novi),這座城始建於西元前241年,城牆有非常雄偉的大門。
DSC02263

城牆使用兩種不同的材料,可從牆體的顏色判斷,來自阿爾巴諾丘陵(Alban Hills)的灰色白榴擬灰岩( grey peperino stone)用在門洞上方的拱頂,而牆體則用一種紅褐色石灰華築(reddish-brown tufa)。白榴擬灰岩和紅褐色石灰華共同組成了牆,羅馬人用原料強調牆體不同部分在紋理和顏色上的區別。
這面牆是整石牆(或方石砌牆),因保存完好,可看出方磚交替擺放,長短邊仍能清晰可見,丁順砌築法在此表現的淋漓盡致。

牆的重點在於門洞處是砌石拱(masonry arch),是最早使用拱的建築之一,採用楔形的石磚,學名拱楔磚(voussoir blocks)。
wall at Falerii Novi_arc

每一塊磚都是精確切割而成的,所以磚和磚之間幾乎天衣無縫,粘合的非常緊密,由於採用了不同的石材,與牆體的其他部分相比顯得很突出,這是精湛的設計,是這段時期內的巔峰之作。它不僅是當時重要的城牆,也指引未來羅馬人運用及創新拱形工藝到羅馬建築上去,這面石牆便是後來羅馬建築那些難以置信發展的開始。

西元前四世紀的城鎮規劃

在高盧入侵完全摧毀城池之後,城鎮建設才算真正開始,羅馬在義大利地區的新佔領的城鎮四周都修築了圍牆,與此同時也開始從總體角度考慮城鎮或城市空間的規劃。簡要介紹兩個例子:

科薩城

始建於西元前三世紀,同樣被城牆環繞,城市的形狀近似正方形,和典型羅馬城市規劃一樣。
下圖是科薩城的平面圖
Cosa_city_plan2
城市有兩條主幹道(圖黃色標記處),南北向的和東西向的(the cardo and the decumanus)相交於市中心,周圍環繞著廣場或是大型的公共空間,比如市場及其他建築。在科薩鎮最高的山上建有供奉卡庇托爾三神的神廟,是城市中最重要的宗教建築。

羅馬的港口奧斯提亞

始建於西元前350年,典型的羅馬式城鎮。下圖是奧斯提亞(the town of Ostia)的平面圖。
Ostia_city_plan (castrum)
黑虛線位置是西元前350年古羅馬軍營駐紮處,也是奧斯提亞的原始規劃的部分,有兩個主幹道,南北向和東西向的主幹道在城市中心交匯,城中心有廣場、大集會場所或市集,居民住房和商店散落其中。虛線外其他建築都是其後至西元2世紀間擴建的。

所以虛線內是城市最初的規劃 ,一個完美的規則形狀,這與羅馬城不同,羅馬的發展毫無規劃,從來沒人試著規劃羅馬。當羅馬人開始建造他們的理想城市時,幾乎都建成了方正的形狀,這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地形,如有很多山可能會形成不規則的形狀。

羅馬早期神廟建築

波圖努斯神廟

可能始建於西元前120至80年間,靠近台伯河附近,圖下方有兩座神廟,一座圓形神廟,被稱為台伯河邊的圓形神廟,而另一座便是波圖努斯神廟(Temple of Portunus)。
portunus

先複習希臘帕台農神廟的建築風格,這座西元前五世紀希臘神廟的代表作 不但有環繞建築四周而建的石階,而且有獨立式柱廊環繞四周,稱為圍柱式柱廊(peripteral)

下圖是波圖努斯神廟的平面圖,請試著分析看看這是哪一種風格的神廟?伊特魯利亞?或是希臘風格?

Temple_of_Portunus_ plan

答案是結合兩者的風格。
其中的伊特魯利亞特徵:單向的石階形成了明確的建築正面方向,門廊處的圓柱皆是獨立式柱。但只有一個內殿,所以並不是卡匹托爾式的神廟。
圓柱環繞神廟四周(希臘風格),但並非獨立柱,看起來像環繞四周,但實際上嵌在牆中,稱為偽圍柱式柱(pseudo-peripteral colonnade)

由上所述,羅馬的波圖努斯神廟是伊特魯裡亞和希臘風格的結合,這便是當時的羅馬神廟建築的一個特點,羅馬人將兩種風格結合展現出自己的文化。

波圖努斯神廟保存的很好,保持著古時的原貌矗立在台伯河畔。
下圖是神廟的正面,有單面的石階、門廊,獨立柱,遠處像圍柱式 但近看這些圓柱是嵌入牆中的。
06-ITA-TmplPrtnus-front-and-side-facades-2011

波圖努斯神廟修建時深受希臘風格影響,建材並非是用木材,泥磚和紅土,而是使用石材,但不是用大理石,而是石灰華(travertine),這是一種義大利特有的石頭,產自蒂沃利(Tivoli),這些石材用來來築建神廟的基台(podium)及圓柱,所以本質上是石質結構,牆體也是石灰華所制,但用白灰泥進行粉刷,從遠處看,會像是全部用石材築成的一樣。

柱式也是受希臘建築風格的影響,三種重要的柱式會經常出現:多立克式,愛奧尼式以及科林斯式。
Classical_order

波圖努斯神廟是的愛奧尼亞式,這不曾在伊特魯利亞建築中見到,顯是受到希臘建築影響的產物。

這是波圖努斯神廟的側面和背面視角,可以看到嵌在牆中的圓柱、石灰華岩石做的砌塊方石(shlar blocks),在牆上的這些石灰華,有一些白灰泥殘留。
800px-Rome.Temple_of_Portunus.backside

另要提對羅馬建築影響深遠的東西,就是用在基台內部的混凝土。
將碎石、泥漿和部分火山灰攪拌在一起,就能製造出能夠承重的材料─混凝土,為混凝土強度大,可以承受重壓,羅馬人很早就意識到這一點 並將其作為建築物的支承。

這個建築上,同樣也有希臘愛奧尼亞式雕帶Ionic frieze,還殘留下一些有枝狀大燭臺(candelabra)和花環(garlands)。
Roma_-_Tempio_di_portunus03

註:教授說的雕帶 frieze是一種建築術語,如下圖中間那塊長條:
Ionic_frieze

下圖波圖努斯神廟在19世紀時的樣子,由畫家根據它當時的樣子所繪製。
painting1
來源:Temple of Portunus, Rome, 19th-century painting. Reproduced from Roma: I Monumenti Antichi by Bruno Brizzi (1973), p. 28.

左方的建築就是原先的波圖努斯神廟,和許多其他古建築一樣被重新使用,建築的前面被牆圍起來,使它有了一個正面,有入口三個窗戶、一個浮雕的聖母像,、屋頂的十字架。鐘樓,轉型成了教堂,側邊可以看到神廟原本的愛奧尼亞式圓柱雕飾和其他一些東西,就某方面來說,神廟得以生存,是因為晚期時轉型成為還在使用的教堂。

大力士神廟

寇里(Cori)是羅馬外的著名古城,鎮中有座大力士神廟(Temple of Hercules at Cori)建在山頂,此神廟不是為大力神赫克裡斯所建,但是人們一直如此稱呼。
Temple_Hercules_Cori

下圖為復原後平面圖,建築前面部分的設計稍顯複雜,同樣是伊特魯裡亞風格,它的焦點在正面有獨立的石階,有明確的正立面;深門廊,門廊處的獨立柱;單內殿。
Temple_Hercules,_Cori_plan

這個例子四周沒有柱子,所以不是圍柱式柱廊,也不是偽圍柱式,看上去有點像扁平柱,這稱作壁柱(pilasters),實際上就是扁平的柱子。

本例用的是希臘的多利安柱,這是種有趣的折衷主義,結合伊特魯裡亞和希臘風格的元素,我們稱其為早期羅馬神廟建築。

這是神廟的另一角,可看到很簡潔的三分隔號花紋裝飾(triglyphs)和柱間壁(metopes),有三條豎紋,三條豎紋間還有方形的牆板,這是一種改版的三豎紋鑲邊及方形牆板
triglyphs_metopes

柱間壁則是典型的多利安式,如果仔細看一下柱體會發現上端設有凹槽(fluted),上面是有條紋,但底部卻沒有。
temple_of_hercules3

在希臘化時代這種樣式已被接受,可能有兩個原因,一個是實用目的,因為人們更有可能靠在柱子的底部,而非上部,這樣有凹槽的地方就會開裂,所以不在底部開槽。也有可能出於裝飾的原因,例如龐貝有許多柱子都在頂部設有凹槽,塗以白色,而平整的下部則塗上紅色。,古時建築和雕像經常會上漆,看起來更奪目,甚至比大理石建築看起來更美麗。

蒂沃利的維斯塔神廟

蒂沃利的維斯塔神廟(Temple of Vesta Tivoli)始建於西元前80年,最初可能不是供奉維斯塔,只是一座圓形寺廟,因維斯塔神廟通常是圓的,所以學者們傾向把它叫做維斯塔神廟。
Vesta

下圖是維斯塔神廟的平面圖
2templeofvestativoliplan

同時對比在蒂沃利哈德良別莊的維納斯神廟(Temple of Venus from Hadrian’s Villa)
451px-Venus_temple_villa_Adriana

希臘人極度偏愛圓形神廟,維納斯神廟尤為出名(又稱尼古多斯島Knidos的阿芙洛狄忒神廟) ,之所以選擇哈德良別墅這座是因為它可能是希臘複製品,圓形結構,獨立柱環繞四周,低基台,環繞四周而建的石階。

維斯塔神廟看平面圖時會覺得結構是封閉的:圓形寺廟,獨立式圓柱圍繞四周,但有較高的基台,即使是圓形 也在其中一邊設置了石階,給這座神廟一個明顯的正立面,羅馬人將伊特魯裡亞特質,融入純粹的希臘風格建築中。

這是維斯塔神廟的另一個視角,科林斯式柱的風格很華麗,圖中可以看到雕帶(frieze),雕有花環(garland)和酒盤(libation dishes)
Temple_of_Vesta_Tivoli

基台很高 是強加的伊特魯裡亞元素,神廟是希臘式樣,建築為石材所建,圓柱及地基表面也採用石材,是使用石灰華(travertine),同樣來子蒂沃利的採石場。

從大門和窗戶的細節看出混凝土被用在內殿牆壁上,若是希臘人肯定會精細的切割石材來滿足砌築需要,但羅馬人更善於取巧,意識到用混凝土來建造圓形寺廟,比切割石材更容易,所以在內殿使用了混凝土結構。
為了防水,羅馬人在混凝土中加入了一些不規則的碎石,稱之為亂石砌法opus (incertum),趁水泥尚未凝固時嵌入其中,既能防水又兼具石材的外表。

這是牆體的細節,圖牆上的曲線看出這裡也用了這種工藝
Temple of Vesta: Tivoli (doorjambs)

下圖是柱的細部圖,使用了科林斯柱式,特點是像愛奧尼亞也有螺旋形,但是更小更精緻,並與其中的花卉裝飾相結合
Temple_of_Vesta_Tivoli_wall

柱上是一種稱為刺茛苕(acanthus)的植物,在義大利全境隨處可見,這種螺旋形的葉形裝飾 像植物一樣長滿了圓柱。

註:acanthus樣子如下圖
Acanthus mollis
早期希臘人僅僅使用多利安式和愛奧尼亞式,雖然希臘人也發明了科林斯式,在希臘化時代的晚期使用,但並不多。羅馬人三種都用,但特偏愛科林斯式,基本用於所有建築中,當然也會有一些特例,但是本學期介紹的建築大多使用科林斯式。
這可能有兩種原因,一是它更注重裝飾,最大優勢在於風格共通,因為多利安式比較刻板,愛奧尼亞式的螺旋線只在某個特定的角度看起來最美,而科林斯式則從無論哪個角度看都相同,風格靈活多變。

這裡的平頂鑲板裝飾(coffering),裝飾天花板上的一系列漸變的方形圖案,使天花板看起來有一定的深度,中心的花型也和科林斯式風格呼應,稱為玫瑰華飾(rosettes),常見於羅馬建築中。
Temple_of_Vesta_Tivoli_wall4

總結

這堂的神廟多由石灰華(travertine)建造,但在西元前146年,羅馬人建造了另一所完全使用大理石的朱庇特神廟,羅馬人從那時開始考慮不僅要用本土石材,還要進口石材。
朱庇特OMC神廟的天花板原本是是鍍金的,不久後又使用了多色的石材來改建神廟,表示當時的羅馬人比以往偏愛奢華風,當中也有一些保守的人,透過文字表達對羅馬的惋惜之情。羅馬人拋棄了伊特魯裡亞式的木質圓柱和泥磚風格,而變得太過招搖,但這種新的希臘風格的神廟已成定局。

當西元前83年的大火蔓延羅馬,西塞羅考慮再次重建朱庇特OMC神廟,他說:

Let us feel that conflagration to have been the will of heaven and
its purpose not to destroy the temple of Almighty Jupiter,
but to demand of us one more splendid and magnificent.

這次大火是上天的意志,
其目的並不是摧毀朱庇特的神廟,
而是希望它能浴火重生,更加的輝煌壯麗。

這表示重建需要更多的希臘風格,用更多石材,而後羅馬將軍蘇拉入侵雅典,找到最大的神廟─奧林匹亞宙斯神殿(Temple of Olympian Zeus),拿走了(實際上是偷走)一些石柱運回羅馬,這些石柱有55.5英尺高,是非常堅固大理石,羅馬人將之混入卡匹托爾山的朱庇特OMC神廟以滿足他們的需要。

下集待續。

訂閱
提醒
guest

0 Comments
最舊
最新
內嵌反饋
檢視所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