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水福新譯《源氏物語》簡單心得評價與譯本比較
身為一個小小的源氏物語迷,林文月的譯本跟大和和紀的漫畫版我都看了非常多次,這次看到有新版《源氏物語》出版超興奮,尤其聯經行銷之盛大連我圈外朋友都知道。我自己經常在報章雜誌閱讀林水福老師所著與源氏物語相關的文章,佩服老師對此作的深刻理解,故相當期待此譯本,發售沒多久後我就購買了平裝版,還因為沒搶到精裝而惋惜。
(11.6補:沒想到個人抒發突然爆紅,幾千人看過,誠慌誠恐感謝各位抬愛)
雖然目前網路一片好評之聲,我個人由於日文能力不是上佳,不便評論是否有精準翻譯的問題,但讀起來大致還算清楚流暢,和歌淺白好懂,註釋會附上和歌原文幫助理解。只是總覺得作為林文月版和豐子愷版的後繼者,有的部分蠻值得討論,另外此書校對或是編輯疏漏之處不少,竟至看完第一冊時整夜輾轉難眠,當看到最後幾帖整個人都不好了,以下整理幾個例子,會盡量以網路有公開試閱的部分為主,少部分引自其他內文。
嚴重篇章錯誤
這個一定要放第一點講,因為我猜會把中譯本看到最後的人恐怕不到5%,但不好意思我就是會看到後面的那5%,此書竟然將第41帖〈雲隱〉打成”雪隱”,荒謬至極的錯誤(博客來的目錄也是寫”雪隱”)
.
這兩個完全是不一樣意義的詞啊!!!!!!(崩潰)
一開始還想說是我才疏學淺記錯,但看了其他譯本、日本人討論,確實應該是〈雲隱〉,就連NHK的2024大河劇《致光之君》,就明明白白寫著〈雲隱〉
用雪隱+源氏物語的關鍵字是搜尋不到任何資料的。此書標題放錯也就算了,連註釋也一起錯:
這叫看完大河劇的人翻閱新譯本時情何以堪?
源氏物語的帖名都非常重要,〈雲隱〉一帖若不放還可自圓其說,但跑出一個新詞也太不合理(有興趣可查雪隱在中文的意義),若是學界有針對〈雲隱〉內容有新研究成果,那也應該要有註解解釋,唯獨這帖和日文原文不同,如此嚴重之疏漏,校對和編輯都沒有發現實在令人驚訝。
11/7通知:聯經出版社針對誤植雪隱,已提出第四冊換書方案,請參照 聯經出版 【《源氏物語》第四冊換書辦法】
⠀
其他編輯失誤
最重要的開篇〈桐壺〉(日文原文對照見此),就出現編輯疏漏:
1.「天皇」一詞至第三頁突然變成了「皇上」
書開頭都把桐壺帝譯為天皇:
更衣會到娘家待產,天皇焦急等待生產的日子。一旦得到已經生產的稟報,馬上差人將皇子帶到宮中一看,是漂亮不像是這世間的嬰兒。
結果到第三頁突然變成皇上:
小皇子的母親更衣,本來不需像一般女官那樣侍候皇上左右,做些日常瑣事。
由於林文月版和豐子愷版都統一譯為皇上,註釋也沒有解釋為什麼到一半變個樣,只能暫且懷疑是編輯過程出了錯。
2.同一個詞反覆出現
一樣是〈桐壺〉:
皇上目睹更衣已經意識朦朧的情狀、終於不顧一切哭泣著在她耳邊重申往日的甜蜜情狀,許以未來盟誓。(p.28)
為什麼情狀短時間內重複兩次卻不刪除?
(抱歉之前錯打字成”不故意一切”,是我個人疏失,誠摯道歉,也感謝網友來信提醒)
3.奇怪的符號
第2帖〈帚木〉P.83狀聲詞後面竟然有~符號,在正式的文章沒有這樣使用波浪符號的,不知是誤用還是修改不慎所遺留的痕跡,若為後者,那表示早期可能有很多波浪符號,想到就毛骨悚然。
4.在日本古典文學作品裡莫名出現羅馬拼音
在第25帖〈螢〉(第二冊p.83)竟然看到一半突然跑出羅馬拼音
註解說此書失傳,但失傳不代表要用羅馬拼音打發讀者吧!不懂日文的文光看那串字母根本不解其義,失去了翻譯的價值。如果說這是日系輕小說,這麼做勉強就過去了,但這是日本最重要的文學《源氏物語》,這樣做就好像林黛玉在紅樓夢裡突然說英文一樣古怪,以編排來說實在頗不合適,順帶一提此段在林文月的譯本中,則是翻作《狛野物語》
匪夷所思的排版方式
相較於林文月版只有4冊,新版出了卻出了六冊,當初我以為是因為做了很多註釋,拿到書才發現他使用了非常奇妙的排版方式,導致大量多餘空間產生,致使此書多增兩冊。
這本書規律如下,仿佛像是被下了某種程式指令:
1.逢句號就換行
2.每逢有對話就換行
3.對話的下引號結束後就換行
雖然不是100%,但有70%以上都是這樣處理,有時也會混雜特例。當然,翻譯在某些情況下譯文會比本文長,尤其是大篇幅敘述為了不造成閱讀壓力,譯本另行切換段落無可厚非,但這本書的分行,分到匪夷所思的地步。例如(下文都是按照原書分行方式):
命婦一談到皇上,似乎有說不完的話。她哭泣著說道:
「夜已深了,天亮之前必須回宮覆命。」
急忙準備回宮。
我實在看不懂為什麼這些不併在同一行或加入連接詞?導致「急忙準備回宮」變成一個無主詞的奇怪句子。我以前在其他平台發表文章,這麼做都會被編輯直接改掉併至前後段。如果看林文月版,都是串成一整段的:
她這番話絮絮叨叨,難於盡述。後來命婦又含淚稟告道:「夜已很深了。今夜之內必須回宮覆奏。」便急忙準備動身。
也許有人會覺得既然分段邏輯是可以找到規律的,那忍過前幾帖就會變好讀,但是我覺得這種分行會讓人誤會,尤其中文的時態又很曖昧,這樣處理易讓人腦袋當機。例如:〈若紫〉一帖中:
皇上預定十月行幸朱雀院。
那一天宴會時跳舞的舞人,從高貴人家的子弟、上達部、殿上人等,選出這方面傑出的人,因此,親王和大臣,大家都各自練習自己的特長技藝,毫無閒暇。
老實說這樣分行會讓人誤以為”那一天….”是在講宴會上發生的事,我看到最後一行才發現原來不是。
其他譯本處理:
林文月版:
皇上預定要在十月裡行幸朱雀院,屆時必有一番盛況。為著御宴之用,將從名門貴族的子弟及達官殿上人之中遴選舞蹈者,故近日親王大臣以下,都各自忙著練習種種技藝。
豐子愷版:
到了十月裡,皇上即將行幸朱雀院離宮。當天舞樂中的舞人,都選用侯門子弟、公卿及殿上人中長於此道之人。故自親王、大臣以下,無不忙於演習,目不暇給。
此外,第一冊大約有三分之二為了硬要符合前面所提到的三大規律,有些比較長的對話會被割的支離破碎,例如<桐壺>中,更衣的母親大篇哀嘆每一句都分行、遇到另一個冒號又斷行(p.35):
將長段分行方便閱讀,是非常貼心的考量,但這…這也分得太破碎了吧?原文日文並沒有這樣分,而且這還不是孤例,後面還有兩種引號混用難以閱讀的版本,例如<夕顏>(p.132)
總感覺其中幾句可以稍微按照原文合併,分這樣有的有下引號有的又沒有,這種閱讀異狀導致思緒容易一直中斷,我做為讀者光看就很痛苦了,本書第一冊如此氾濫程度,編輯看到沒有心臟病發我覺得很厲害。
不過對話分行支離破碎的情況在第一部後半開始改善,但還是會維持遇到下引號就斷行的奇怪模式,第三冊後就有大幅改善,顯然這冊起的校對有盡可能調整讓文句自然(雖然少數斷行還是呈現找不到主詞的效果),實在很好奇這幾冊校對是不同人做,還是不同時期做的。
氾濫的驚嘆號
這可能對部分讀者來說不是缺點,因為這似乎是林水福老師的習慣,文中超級多驚嘆號,有些台詞驚嘆號太多,看起來好像馬景濤很激動在講話。甚至連和歌也會加驚嘆號:
願幻術師跟前來,
告朕更衣芳魂處!
第二帖也有很多,雖然我有在老師帶領下學習和歌,但我暫時看不出新譯版加驚嘆號的原則是什麼,如有大德願意指點請留言告知我:
屈指細數婚後日,
缺點何止忌妒心!心中細數風流帳
恨咬手指分手時!
沒有詳盡的註釋
目前的源氏物語各版本僅有簡註,如果要超越前人經典,豐富的註釋絕對是重點,我本以為林水福老師花費大量心力在和歌上,出成6本之多肯定滿滿好料(據出版社的發言,林水福老師曾希望10本一套但被擋下了),就算本文註釋少,但關於和歌的解釋一定是非常豐富的。
結果翻閱一看,註釋很少,甚至比林文月版的還少,有些關於和歌的註解僅僅援引原文,老實說在譯文沒有比較好,又沒更多註解的情況下,打開書真的大失所望,做成精裝版的考量很可能只是為了銷售金額好看。
尤其比較對岸簡中版做其他外文經典重譯的,經常看到註釋比正文多兩倍。就算只談繁中版,也有鄭清茂老師的《平家物語》珠玉在前、其註釋之用心,使得光看註釋也是一種知識成長與享受。但很可惜此《源氏物語》新譯版志不在此。
本來想說沒太多註解也就算了,但細看後,發現有些註解甚至連文意都不是很流暢,例如第2帖〈帚木〉討論到「方違」,註解如下:
自己要去的方向卻有天一神在時,因此前一晚住宿他處,改變往目的地的方向之後再去。(p.85)
老實說我第一次看到時完全看不懂。反覆看了幾遍才知道他要講什麼,感覺沒有編修過,彷彿還能倒推回去日文原文。其他還有用日文漢字直接解釋日文的註解,例如第17帖〈繪合〉談到「藤襲(藤襲の織物)」,譯者註為:
表面淡紫,裡面萌黃色(P.239)
萌黃色用中文理解,會以為是某種黃色,但不不不,在日文它是綠色的,日本文具大廠Shachihata就出過萌黃色印台,很顯然是帶新意的綠。
所以只把日文漢字照貼,沒有翻成正確的中文,會招致誤解的。
翻譯討論
根據先前對林水福老師的訪談,老師翻譯這本的目標是:「除了使用當代用語、避免艱澀詞彙,新譯版也盡可能讓段落不要太長,讓新一代的讀者能更容易閱讀。」
雖然大家都在說林文月版晦澀,但我自己是覺得除了和歌翻譯很拗口之外,一般內文都很好理解,但既然時代有這樣的需求,改成更好讀的版本也是不錯的方式。不過明明有這樣的目標,新譯版還是會出現乍看完全不知道意思的詞彙,例如〈桐壺〉中更衣母親給予皇上的回應:
奉讀宸翰,心中的陰暗未能消除,徒增煩亂。
對不起我知識淺薄,我需要查字典才知道宸翰是帝王親手所寫之辭文作品,問了一些朋友也都是問號,林文月版翻為聖喻,我覺得還比較好懂。
另外也出現現代日文當中文用的奇妙詞彙,例如〈桐壺〉後半中:
也找了占星術達人占卜,得到的答案一樣。因此,皇上決定將小皇子降為臣籍,賜姓源氏。
原文為宿曜の賢き道の人,但中文的達人並無專精之意,跟日文的達人是不同意思,而且跟平安時代超不搭,應該是不能這樣混用。
林文月版:
而既然星相名士也有相同的看法,於是,最後賜他源氏之姓。
雖然大多數譯文還算好懂,但總不時出現一些困惑橋段,例如更衣過世後將要下葬的描述:
再怎麼惋惜不捨,這時候有其規定自有限度,更衣的屍體按照規定舉行火葬。
老實說我完全看不懂「這時候有其規定自有限度」是什麼意思,如果看其他兩版意思就比較清楚。
林文月版:
不過,事情總得有個歸結,屍骸也不能老是這麼停放著,所以就只好依照一般的儀式舉行葬禮。
豐子愷版:
悲傷也要有個限度,終於只得按照喪禮,舉行火葬。
另外桐壺有段我覺得非常晦澀的文字,是桐壺帝思念更衣的橋段,此段有化用中國文學所以很難譯:
如今卻成幻影,依稀出現眼前,然而,幻影再怎麼濃厚,終究抵不上黑暗中見到的現實姿態呀!
其他兩版翻譯如下:
林文月版:
如今雖是記憶猶新,卻真箇是所謂「闇中相契約,怎得夢裡見」,終究飄渺而不可把握了。
豐子愷版:
她的聲音笑貌,現在成了幻影,時時依稀彷彿地出現在眼前。然而幻影即使濃重,也抵不過一瞬間的現實呀!
此處可以發現三者都譯的差不多曖昧與模糊,我覺得這就是註釋出場的最好時機,但新版的沒有這麼做,僅僅就將日文直翻,錯失了挑戰前兩版的機會。
我後來看一本論文集《源氏物語與白居易文學》討論到這段時,發現這段大有深意:
「(更衣的)一顰一笑皆風情萬種,與眾不同。如今雖是記憶猶新,卻終究不過是一場幻影罷了,幻影即使揮之不去,也抵不過幽暗的現實」(《桐壺卷》19)
至此,更衣由客觀存在轉為幻影(原文:おもかけ),幽暗 (原文:闇のうつつ)一詞出自《古今和歌集》(647)的和歌「須知幽暗與君逢,還同夢裡暫同遊」(原文:うばたまの夢になにかはなうつつにだになにかはなうつつにだにもあかぬ心を),意思是暗中相會其實與做夢沒什麼差別。與之不同,《桐壺卷》說的是更衣的幻影也抵不過幽暗的現實,哪怕見上一面也好。這與潘岳《哀永逝文》的「想孤魂兮眷舊宇,視倏忽兮若彷彿。徒彷彿兮在慮,靡耳目兮一遇。」幾乎完全一致。
以此標準來看,林文月版的翻譯似乎才是抓住文意的那版。
消失的青海波
由於我個人非常喜歡第7帖<紅葉賀>光源氏跳青海波的橋段,所以也特別對照了一下新版翻譯的中日文:
(原文)木高き紅葉の蔭に、四十人の垣代、言ひ知らず吹き立てたる物の音どもにあひたる松風、まことの深山おろしと聞こえて吹きまよひ、色々に散り交ふ木の葉のなかより、青海波のかかやき出でたるさま、いと恐ろしきまで見ゆ。かざしの紅葉いたう散り過ぎて、顔のにほひにけおされたる心地すれば、御前なる菊を折りて、左大将さし替へたまふ。
(現代文)小高い紅葉の陰に、四十人の垣代の楽人が、いいようもなく見事に吹く音に、松風が相和して、本当の深山おろしと聞こえるほどに吹きまどい、色々に散り交う木の葉のなかから、青海波が輝き出る風情は、まことに恐ろしまでに見えた。かざしの紅葉が散りすぎて、源氏の美しさに圧倒されたようなので、御前の前の菊を折り、左大将が差し替えた。
那一天,在高大的紅葉樹下,四十人組成的樂團圍成圓形,嘹亮的樂聲響徹雲霄,狂吹的松風讓人以為是高山風暴來助陣,各種顏色的楓葉滿天飛舞中,源氏燦爛舞出的光景,美到讓人感到可怕。頭上插的紅葉似乎被源氏的美掩蓋紛紛散落,左大將親自摘下菊花,替他插上。
可以注意到,不知為何青海波、御前等字被消失了。當然這對整體文意理解沒有差異,但私以為減少了那種電影畫面的色彩跟空間層次感。(青海波的衣服色彩是與紅葉相得益彰的)
對照其他兩版的翻譯
林文月版:
在高大的紅葉樹蔭下,由四十人組成的人垣齊奏笛聲,山邊吹下的松風有如助陣般,一時間樂聲與風聲交織成谷響。在多彩的葉色之下,光源氏明豔的青海波突然舞出,那光景簡直美的驚人。插頭之紅葉已呈散亂,被他那張豔麗的臉奪去了光彩,看來不甚相稱,所以左大臣替他換插了御前的菊花。
豐子愷版:
高高的紅葉林蔭下,四十名樂人繞成圓陣。嘹亮的笛聲響徹雲霄,美不可言。和著松風之聲,宛如深山中狂飆的咆哮。紅葉繽紛,隨風飛舞。 《青海波》舞人源氏中將的輝煌姿態出現於其間,美麗之極,令人驚恐!插在源氏中將冠上的紅葉,盡行散落了,彷彿是比不過源氏中將的美貌而退避三舍的。左大將便在御前庭中採些菊花,替他插在冠上。
結語
我個人意見是,若是有能讀紅樓夢原文或有高階閱讀能力,直接讀林文月版的更能體會源氏物語深層的魅力,雖然目前主流認為她過於偏向意譯,和歌的翻譯方式也不容易閱讀,但我覺得她的版本更展現女性作者細膩的氛圍。豐子愷版對照原文可以感受到他譯法比較隨興一點,但文筆仍是很好閱讀的。
而林水福老師做出源氏物語第三版中譯的雄心令人敬佩,我也認為若不習慣其他兩版較文言的翻譯,林水福的老師的翻譯是非常好入門的,特別是和歌部分相當白話清晰,更可以理解原意。尤其台灣缺少許多對日本深度文化討論的書籍,對於源氏物語在台灣的普及想必一定可以起到很好的助力。
惟一可惜的是,如此盛大的行銷,砸下重金的裝訂、大量知名日本相關KOL齊出,校對們親自出來背書,可是拿到的新譯版實體書卻是許多編輯錯誤,我平常對各種錯誤大多可以無視,只要有人願意翻譯原典跪著也要買,但看到〈雲隱〉變成”雪隱”真的一股無名火上來,漢字照抄如此基本的東西還能搞錯,根本是對於紫式部的不尊重,更不要說陸續看到其他問題,身為粉絲超級傷心,而且我還是買平裝版的,精裝版若也如此,真的值得痛哭一場。
我目前看社交平台上大多一片好評,確實忽略上述的問題也不影響對此書梗概的理解,我也知道出版業現在非常辛苦,能出重量級經典是機會難得,可是以精裝書的規模,這等級的錯誤真的可以妥協嗎?還是出於權威性不得質疑這一切?我閱讀的過程中,不斷思考這些問題。(無論這權威性是出版社、譯者還是編輯)
我雖然只花了2500多購買平裝版,相比於花上6000精裝版的支持者真的微不足道,但我覺得做為讀者也有指出錯誤的義務,最後誠惶誠恐地寫了這篇文,若有不足之處敬請海涵,或來信留言指教。
你好!感謝你的心得分享。只看過最近當紅日劇的我,也會被這套書吸引。
你點出了書中的問題,對不懂日文的讀者如我很有幫助。
我想這就是「翻譯」與「編輯」都是一門專業的最好證明。
無奈編輯是小編,譯者是大老,編輯沒有能力做好把關的任務。
這真的是目前出版界的困境,再加上錢跟人力都不夠,很多事都只能倉促急就,受害的還是掏錢支持的讀者啊哭……….
謝謝你的讀後心得,每次看這個譯者的書都要在書裡看到很多類似的錯誤,真的是崩潰又妨礙閱讀流暢度。
林水福老師平時在學術的文章看起來都很正常專業,但譯筆就真的一言難盡,我後來是朋友告知才知道其他書的翻譯也不太妙……
譯文真得不行,俯拾即是,如第一帖 桐壺 其中一段:
小皇子到了三歲那一年,舉行袴著儀式排場之盛大不輸之前舉行的大皇子,把內藏寮和納殿裡所有的寶物都拿出來了,盛大舉行。
短短不到六十字“擧行”重複二次“盛大”重複一次。
雪隱太扯了…
真的…..覺得是足以需要回收該書重印的嚴重錯誤
我還買了精裝,真的很昏倒
+1😭
《解讀源氏物語》也是錯誤連連啊!也是寫「雪隱」,不是專家嗎?然後煩41帖怎麼是「幻」
天吶! 所以根本就沒人校對文字耶,剛還看到聯經說《解讀源氏物語》不會換書,只能等再版更正,這樣對收精裝版的人來說是雙重打擊,好慘…….QQ
我是因為沒看過所以也買了平裝版,同樣身為踩雷(?)的讀者,我也要提供一個應該會有不少人在意的問題:第2帖有一則註解竟然出現簡、體、字……
感謝補充!! 沒想到連簡轉繁的問題都有,光前兩帖的問題就多到找不完,編輯譯者校對三方到底有沒有在看….
後續:
聯經宣布提供免費換書了,辦法如下 (直接轉自聯經臉書):
==========分隔線==========
【《源氏物語》第四冊換書辦法】
⠀
《源氏物語》第四冊,因第41帖帖名「雲隱」誤植為「雪隱」,經校訂後將提供讀者免費換書。
⠀
已購買本書的讀者歡迎參考以下說明,謝謝您的支持。
⠀
《源氏物語》第四冊
〔ISBN:9789570874310(精裝)、ISBN:9789570874303(平裝)〕
⠀
方式一:原書寄回換書
煩請您將原書寄回聯經出版公司。
請您於信函中註明您的大名、電話及收件地址,並請賜知於何處購買本書。
我們將寄送本書新書一冊。(預計12月下旬寄送)
⠀
寄送地址:106台北市大安區新生南路三段94號 聯經書房 收
電話:02-2362-0308
⠀
方式二:親臨聯經書房換書
您可於2024年12月20日起將原書攜至聯經書房換書。
我們將提供本書新書一冊。
⠀
106台北市大安區新生南路三段94號1樓 聯經書房
02-23620308 分機 10 (營業時間:11:00–20:00)
⠀
以上換書作業,期限至2025年6月30日止。
⠀
造成您的不便,敬請見諒!
謝謝分享,可以感受你對源氏物語滿滿深層的愛。我是買限量首刷的讀者,真的是被行銷美到燒到。買之前真的不會知道,看來以後都要先觀望再說。已哭暈在廁所😭
嗚嗚~一起哭暈在雪隱裡….(抱頭痛哭)
這次的行銷真的很厲害,企劃設計能力一流, 有時候在想,內容能是林文月版就好了……
感謝你的文章:)
這套源氏物語出版時我很猶豫要不要買,今年追了大河劇「致光之君」,封面設計又這麼美,真的太誘人了。但看到意者的名字我渾身發抖,十幾年前被他翻譯的小說雷過後就敬而遠之。
我之前讀的是豐子愷翻譯的版本(林文月版本沒讀過),我覺得豐子愷譯本還滿容易讀的。
請問還買得到豐版嗎
好像絕版了,或許試試網拍或二手書店?
看來聯經根本自砸招牌
外觀裝禎真的沒話說
但最重要的內容卻……………..
還是收林文月老師的版本好了………….
讀過林譯的川端康成掌中小說後,完美避開林譯《源氏物語》。感謝您費了一番心力與一套平裝本的錢,讓我對不買此套書的決定更有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