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開課筆記,  羅馬建築

【公開課筆記】羅馬建築(四)Civic Life Interrupted: Nightmare and Destiny on August 24, A.D. 79

課程說明

本文是為耶魯大學公開課中的「羅馬建築」影片中所做的中文筆記,這份筆記盡可能重現教授上課時所有出現的圖片。全筆記一覽請點:公開課筆記羅馬建築
課程名稱:ROMAN ARCHITECTURE
課堂:Civic Life Interrupted: Nightmare and Destiny on August 24, A.D. 79
講師:Diana EE Kleiner
課程網頁:https://oyc.yale.edu/history-art/hsar-252/lecture-4

課堂的圖片來源有幾種:
1.google圖片
2.google地球截圖
3.教授自己照的
前兩種通常透過網路能找到相同的圖,但第3點的話我就只能盡量找類似的做成筆記。
該課程教授課堂經常使用Google Earth,其中有提到古羅馬版的google earth,不過這個服務現在已經因為一些爭議而停止了,但地形圖仍可使用。

此筆記並非逐字稿,除了上課圖片,也會增加一些我自己的做的圖片註解與說明,原字幕組在譯名與時代上有部分誤植,我盡可能校正了所有翻譯錯誤,譯名的部分改用比較常見或是WIKI中文的譯名,若有錯漏之處還請專家指證。

※相隔很久再開筆記(我都去龐貝城回來了XD),由於我一堂課大約要花6-8小時製作筆記,若要分享很歡迎,但不要盜走整篇心血。

※第四堂到第六堂是羅馬建築經典,如果要去龐貝城這篇必看,教授的介紹比網路那些流水帳導覽好太多。


公民生活的中斷:西元79年8月24日的夢魘

這一堂課,將以不同以往的方式關注一個城市,探究它的各種建築,因為幾乎沒有保存完好又被小心發掘的古羅馬城市,這座城市是少數的特例,它就是「龐貝」。

龐貝的位置

龐貝位於義大利的坎帕尼亞地區,靠近那不勒斯(Napoli)和地中海,是一個旅遊勝地,存在於西元前一世紀晚期至西元一世紀

如上圖,坎帕尼亞地區在羅馬南邊,靠近地中海,龐貝和她的姊妹城赫克蘭尼姆城(Herculaneum)即位於此,這一帶其他著名城市還有:博斯克雷爾(Boscoreale),奧普隆蒂斯(Oplontis),以及古那不勒斯,這些城市集群組成了坎帕尼亞地區(Campania)。

龐貝自古是旅遊勝地,因為城鎮靠近海洋,居民依靠商業賺錢,但羅馬上層貴族也很喜愛這區域,在龐貝城以及附近郊區建造別墅,在奧普隆蒂斯、博斯克雷爾、現在的阿瑪菲海岸(Costiera Amalfitana)和卡普里島(Isola di Capri)有皇家別墅,所以龐貝城備受關注,即使是羅馬城裡精英們也這樣認為。

雖然龐貝普遍被認知是一個羅馬城市,但它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更久以前,幾乎和羅馬城的歷史相當。

龐貝的歷史

西元前8世紀鐵器時代,羅穆盧斯建立了羅馬城,龐貝也是同時期出現的,剛開始由義大利部落奧斯坎人(Oscan)統治,後來更強大的薩姆奈人(Samnites)取代了奧斯坎人,薩姆奈人對龐貝的統治從西元前四世紀到西元前80年代,薩姆奈人對龐貝的建築有重要的影響。

西元前89年,羅馬將軍蘇拉(Sulla) 攻佔了龐貝,使龐貝成為羅馬的殖民地,薩姆奈人被趕走,財產被沒收,分給了羅馬士兵,羅馬老兵們住進原先的公共建築,並且把它們改造得具有羅馬風格,其後150年裡龐貝城湧現了許多著名建築,有一些建造在薩姆奈特人建築的基礎上。這時期龐貝的文明程度很高,與希臘諸城邦、特別是尼亞波利城(Neapoli,那不勒斯的古稱)有貿易往來。

龐貝的地震

西元62年,龐貝城遭遇了一場非常可怕的大地震,當地的貴族盧修斯‧凱基利烏斯‧尤岡德斯(Lucius Caecilius Iucundus)的生活可能深受大地震的影響,決定在家裡的中楣上記錄這大事件。

盧修斯‧凱基利烏斯‧尤岡德斯的雕像,左臉下有一顆很大的疣,此雕像現藏於那布勒斯考古博物館(編者註)

中楣(frieze)是一種裝飾,環繞著房裡的聖壇(shrine)與家族所崇拜的神,中楣也有可能是房間的一部分。凱基利烏斯家的中楣可以清楚的看到朱庇特神廟(或卡庇托爾神廟(Capitolium)的坍塌,描繪了大地震對於龐貝居民的重大影響。

朱庇特神廟的正面有兩個騎馬人的雕像,象徵城裡的重要人物,下圖的城牆,可以注意到琢石圬工(ashlar masonry)、方石築牆(opus quadratum),還有露頭磚(headers)和順磚(stretcher)應用在龐貝城牆上,大門則是好像要倒塌的樣子

像很多自然災害一樣,居民們熱愛他們居住的地方,他們拍落身上的塵土,重建城市,從西元62年開始,有整整17年的瘋狂建設時期,龐貝人希望將城市從死亡中拯救出來,但西元79年8月24日,辛苦工作都化為烏有。

神廟後面即是現今的維蘇威火山

在今天的龐貝朱庇特神廟後面,沉寂已久的維蘇威火山爆發了,覆蓋了龐貝城和它所有的姊妹城市,將她們幾乎永久保留下來,這座城市在18世紀重見天日,剛開始人們在這裡尋寶,一些富人蜂擁而至,拿走了珍貴製品,用龐貝城的藝術品擴充自己的私人收藏,甚至將人物畫像及其他繪畫從牆上帶回去,萬幸的是考古學家很快地接手,科學挖掘之後,人們開始瞭解龐貝這個城市。

Pompeii16
Vettii01

上面兩幅記錄科學挖掘的圖片,展示了一些考古學家清理出來的房子,龐貝的發掘工作快速有序,雖然部分城區還在進行挖掘,但目前為止已經可以看到大部分的城市。

西元79年8月龐貝的災難,對於生活於此的人們是一場悲劇,對於統治者提圖斯(Titus Flavius Vespasianus)來說也是,這次發生在那不勒斯海灣的災難,他所承受的壓力非同小可,同時還要處理羅馬的瘟疫與火災,導致他僅僅三年後就駕崩。
(編按:提圖斯皇帝時期最有名的羅馬建築為羅馬競技場)

但龐貝的毀滅對考古學家來說是一個禮物,因為龐貝與羅馬城不同,羅馬千百年來一直有人居住、重建,相比之下,龐貝的生命在一瞬走到了終點,所有東西都被保存了下來,當在18世紀中期被發掘的時候,龐貝城還和以前一樣,停留在西元79年8月,除了一些探寶者拿去的,大多數東西都沒有改變,有一些更早時期的薩姆奈人建築還屹立在那裡。

龐貝的規劃

下圖是西元79年的龐貝城地圖,是一個不規則的四邊形,有一座護衛性的城牆環繞著,和這個學期所講的其他城市一樣,可以清楚看到一些主要的建築(圓形競技場,戲劇院,音樂廳)、城市的南北大街,以及城市的東西大街。

下圖的左下角藍色區域,是最初的薩姆奈特人城市,更像一個規則的正方形,明顯的小於79年的城市。


後來的羅馬人根據羅馬測量方法,建造南北大街,和東西大街(黃色標示處),兩條街道交匯在城市中心,然後按照習慣,將城市的公共會場、大型集會和市場於此處,隨著城市擴張,南北街道、東西街道逐漸延伸,故城市中心並不在大城區的中心,而是在舊城的中心。

公共會場

公共會場始建於薩姆奈人時期(西元前2世紀下半葉),位於兩條大街的交匯處,隨著時間流逝,不斷擴建。

上圖是公共會場的中間部分,是會場的主要會議和交易的場所,它是一個很長的四邊形,卡庇托爾神廟(朱庇特神廟),位於短邊,緊靠著後牆,並且佔據前方的空間,在蒂沃利的勝利者海克力斯神殿是緊靠較長的牆面,佔據前面的空間,此處也是相同的設計。

這個公共會場由欄柱圍繞,其他重要建築以它為中心展開,從圖中可以看到元老院會場,長方形會堂(法庭),還有阿波羅神廟,其他一系列稍晚的建築,都在右邊。理解薩姆奈特人的城市,關鍵在卡庇托爾神廟和長方形會堂式法庭

下圖是廊柱的圖片,兩層高的廊柱佇立在龐貝公共會場,和羅馬的馬切羅劇場(Theatre of Marcellus)一樣,廊柱採用多利安式作為第一層式樣,愛奧尼亞式作為第二層式樣,這些廊柱是白色石灰石,可能是在羅馬人翻修公共會場時建造的。

在廊柱附近可看到大大小小的基石(上圖藍綠色區域),在古代,基石上都是真實大小的騎馬者的雕像,相互之間爭奇鬥豔,通過互相攀比身份來彰顯雕像人物的榮譽。基座有題字來區分是誰的雕像,可能是奧古斯都時期的雕像,或著就是奧古斯都本人(Augustus)或他的妻子利維亞(Livia),但是也用來紀念龐貝城重要的人物、長官和著名的慈善家。

著名的龐貝傑出女性─歐馬齊婭(Eumachia),在龐貝為她和她的同業會大興土木,在這區有著以她為名的建築,她的雕像站在利維亞皇后的旁邊。她的事蹟說明女人雖然沒有選舉權、不能執掌公共事務,但是她們有時卻能操縱權力。

朱庇特神廟

在龐貝公共廣場,朱庇特神廟(或卡庇托爾神廟)的是非常重要的建築,建造於BC150年,崇拜卡庇托爾三神──朱庇特、朱諾和密涅瓦,內部的三重內殿,是在西元80年羅馬征服後建造的。

下圖是神廟的平面圖

Pompeii_Regio_07_Insula_08_Temple_of_Jupiter_plan

和波圖努斯神廟的形式雷同,朱庇特神廟是伊特魯裡亞和希臘風格的結合,有顯眼的單一立面、樓梯,深遊廊、平整的後牆,在這個神廟有一個很高的基座,這也是早期神廟的特點。

建築是由來自坎帕尼亞地區的石灰岩(tufa) 建成,神廟的遺跡保存狀況堪憂,但是足以給我們一些古羅馬時期神廟的印象。

編按:朱庇特神廟的模型(來源)。可以幫助理解神廟的結構

龐貝城的法庭

龐貝城的法庭(Basilica)建於西元前120年左右,它從公共會場向左下角伸展,面向朱庇特神廟,它和公共會場很相似,它是一個長方形,它的入口靠近公共會場,裡面有圓柱和柱廊,這個建築設計的很像公共會場,法庭和公共會場的主要區別是,很早以前法庭就有屋頂,而公共會場是露天的。

法庭的屋頂現已不存

法庭盡頭有一個法官席,法官坐在那裡審理案件:

後方科林斯式柱子間有很高的基座(podium),可以讓我們想像法官開庭的景象。在第二層上有些縮小的矮柱,也是科林斯式的柱子,顯示了羅馬人對科林斯的偏愛。

Basilica_1
法庭平面圖

從平面圖可看出,周圍的柱子環繞著結構中心,將中間地區分出兩條走廊,看起來像是磚塊建造的,但磚塊並沒有這麼早被應用,所以是由看似磚塊的瓦塊建造,外表被粉刷上泥灰,更像白色大理石,羅馬人在翻修建築時,會使它們盡可能的像希臘風格。

法庭的右面牆壁可以看到嵌在牆中的圓柱,靠近法官席的兩個圓柱是愛奧尼亞式,幫助我們推測牆有兩層,柱子也有兩層,下層是愛奧尼亞式,嵌在牆壁裡,上層建築的柱子推測是科林斯式柱。

法庭的復原圖

法庭正面的復原圖,法官席後有一個高臺,科林斯式應用於上下兩層,周圍牆面的兩層結構分別用了用了愛奧尼亞式(下層)和科林斯式(上層),中心區域的圓柱劃分出兩個走廊,另外要注意的是,這個時期以及晚些的長方形會堂建築,沒有高窗(clerestory)

高窗是一排向外開的窗,可以向外看和採光,這座建築沒有高窗,在薩姆奈特人時期的全盛時期,可能室內還是很黑暗,晚些時候,羅馬的長方形會堂建築會出現高窗。

Basilica_Pompei_6
法庭模擬復原圖,沒有高窗

學生問:為什麼這些柱子斷裂了?
考古學家在最近的研究文獻裡提到幾種可能,一是他們沒能在那17年裡完成所有修復,但也可能是火山灰和熔岩也破壞了一些建築,而柱子幾乎斷在同一個地方,可能和建造技術和拼接方式有關。

競技場

競技場(amphitheater)是龐貝成為羅馬殖民地之後,BC80年後興建的諸多建築之一,那些老兵要求一座競技場來觀看角鬥和動物搏鬥──龐貝城可以沒有長官,但不能沒有競技場。

龐貝的競技場建成於BC80年到BC70年,對於羅馬建築史十分重要,因為它是第一個被保存下來的石質競技場,其他的競技場都在之後建造,包括羅馬鬥獸場都以這個競技場為基礎。

由於這裡沒有自然山丘,所以羅馬人就自己做了一個,他們挖掘中心,使中間區域變成了橢圓形競技場,接著堆積挖出來的泥土,用泥土向外堆積來支撐座位區,他們用堆積的泥土支撐座位,這些座位構成這個泥碗的邊界,形成了一個泥土碗狀結構。他們建造了競技場的觀眾席(cavea)是競技場的座位,椅子是石制的。

圖上看到座椅所在的扇形區域(cuneus,複數cunei)這些楔形構成了這裡看到的座位,每一面都有一對主要出口和入口,叫做vomitoria,意味分開了四面的觀眾。

競技場外圈支撐著泥碗,整個結構被一個環狀拱形圍繞,是混凝土以亂石砌法(Opus incertum)建造的

龐貝競技場的外部保存的很好,和早期在帕萊斯特裡納,司頭生子神福圖娜神廟同樣用了亂石砌法(Opus incertum),圖上可以看到獨特的樓梯從兩側逐漸上升到頂端,這是一個很特別的樓梯,在羅馬建築史中沒有其它和它相似的樓梯。外牆的設計有隨著斜面的下降逐漸減小的拱門,叫做盲拱廊( blind arcades),因後面就是一堵牆,無法通過它們進入競技場。

編按:盲拱廊在中世紀教堂非常常見,如下圖即為典型範例

在橢圓競技場的兩個長邊各有一個出入口,也可以通過樓梯走到頂端進入觀眾席,除了樓梯,其他的都是不能出入的盲拱門,大多數牆壁都用了混凝土,但也用了楔形的石塊,拱形的石塊來凸顯拱門,使它們看起來更顯著,穩定性也更好。

R3710
競技場的樓梯

羅馬人給了很多種方式來進入建築物,可以從桶形拱門進入或者從別致的樓梯上去,要走哪條路是提前就確定好了,和司頭生子神福圖娜神廟的情況類似:從斜面上去通過中間的樓梯,使人們有序從一處到達另一處。

Pompeii-amphitheatre-in-fresco

龐貝住宅裡有幅圖畫展示了龐貝競技場,可從圖上看到特別的臺階,觀眾席上方有棚子,叫做遮陽帳篷(velarium),遮雨棚由柱子支撐,附在托架上面,位於競技場的最上方,可能是龐貝人用來遮風擋雨的。

許多建築師們將龐貝競技場作為仿例,下圖耶魯碗形體育場也是以龐貝競技場為範本。

Bowl Good Yale_Bowl_Ariel_Shot
耶魯碗形體育場

戲劇院和音樂廳

龐貝城另一個娛樂區域──戲劇院和音樂廳,從這個簡圖看,戲劇院是紅色的,音樂廳是黃的,建造於西元前80年到西元前70年,皆為羅馬統治期建造的建築。

中間戲劇院是紅色的,音樂廳是右邊小的黃色

戲劇院是半圓形的(semi-circular),在這裡可以看到楔形的座位區,樂隊演奏台也是半圓形的,不是圓形的,最前面的平臺是舞臺(scena)

後方的長方形的露天空地是門廊(porticus),每一側都有廊柱,中場休息時聽眾們可以休息聊天的地方,,這裡有一些小店和一小塊空地,他們提供一些晚上的節目單和紀念物,它也是用來存放道具,舞臺佈景,服裝和演出需要的東西的。

音樂廳像小號的戲劇院,一個半圓形的樂隊演出處,和一個半圓形的觀眾席,楔形的分界,戲劇院通常比音樂廳大很多,但是戲劇院大多是露天的,音樂廳有屋頂,讓音響效果盡可能的好,並且小建築上比較容易加屋頂。

goog地球上的戲劇院和音樂廳的圖片,保存得很好

羅馬的戲劇院和龐貝的戲劇院都基於希臘的原型,但又有些微不同,希臘的埃皮達魯斯戲劇院建於西元前4世紀中葉,它們都有石質的座椅、楔形的觀眾席,都有一個舞臺建築,但希臘的建築更簡單。

左為龐貝劇院,右為希臘的埃皮達魯斯戲劇院

但是最主要的不同是,希臘戲劇院有一個圓形的演奏區,而羅馬和龐貝戲劇院的演奏區是半圓形的,另外希臘將它們的座椅安在山上,羅馬和龐貝將戲劇院建造在由混凝土建造的山上

史塔賓浴場

龐貝的史塔賓浴場(The Stabian baths_是十分重要的建築(教授說期中考會考喔),可追溯到西元前2世紀下半薩姆奈人時期,西元前1世紀前半改建,史塔賓浴場是龐貝眾多浴場建築之一,龐貝的住宅沒有自來水,所以浴場是用來洗澡的地方,也是重要的社交場所,可以和朋友一起去洗桑拿,這是龐貝人生活的重心之一。

史塔賓浴場平面圖

靠近街道的一排小隔間是商店,穿過這些商店可以進入一個三面被柱子環繞的浴場健身區(palaestra),健身區是鍛煉的場所,運動完之後可以跳入旁邊的浴池(piscina),或泳池(natatio)清洗身體

澡堂的分為兩個區域,在羅馬早期的浴場是男女分開的,古龐貝城女性的浴室很不起眼,比男性的要小很多,建築也沒有特色。 當時的設計者為男性設計獨到工藝的浴室,男性的澡堂有四間房,男性和女性都有更衣室(apodyterium),這是一個很大,但不起眼的長方形房間,沒有個人儲物櫃,但可以把衣服放到長凳上,然後祈禱沒有人拿走東西,富裕的羅馬人會帶來私人奴隸來看管衣物。

從更衣室可以進入溫水廳(tepidarium),也是一個長方形的區域,可以先讓身體溫暖,再從溫水廳進入熱水廳(caldarium),是洗桑拿浴必不可少的地方,熱水廳有個冷水盆,如果太熱可以用冷水降溫,當身體很熱了,就退回到靠近更衣室的冷水廳(frigidarium),在那可以降溫。

簡圖裡可以看到,史塔賓澡堂的半圓形結構的熱水廳和圓形的冷水廳,冷水廳是個特別重要的房間(考試會考),在較小的圓形空間中,有一個圓形水池,牆壁則是粉刷後上了藍色和紅色的油漆,可能是一些海景,在天花板上有一個眼狀開口(oculus),讓光線進入建築,這個設計對未來的羅馬建築影響深遠,後期的萬神廟就是這種圓形的結構。

冷水廳的眼狀開口

熱水廳的加熱是通過熱坑系統(hypocaust),熱坑系統是裝在地板和牆壁後面的陶管,往裡面灌入熱空氣,並且在下方堆放地磚抬高地板,這些磚塊被堆積起來,地磚之間留有空隙,在這裡加上金屬火盆,有奴隸放上燒紅的煤保持溫度,加熱上面的地板。

公共浴場

龐貝的另一處浴場名叫公共浴場,出現時間較晚,約在西元前80年,和史塔賓浴場一樣,有同樣的健身區,但沒有泳池(natatio),女性區域7、8、9、10,且沒什麼特殊的建築設計,男性區域是3、4、5、6,可從健身區進入或從1號區進入男性區域, 6號熱水廳和史塔賓浴場熱水廳的形狀一致,一個長方形的房間,一端是半圓形的,有一個盆子盛放涼水,接著進入冷水廳(4號),公共浴場的冷水廳和史塔賓浴場的形狀一樣,一個圓形的小房間和輻射凹室。

公共浴場

冷水廳

溫水廳房間用了桶形拱門(barrel vault),牆面粉飾灰泥(stucco),灰泥上可以看到一些空中的植物和生物,動物,人類,女神都飛在空中,他們還塗上了漆,有紅色、藍色,白色和其他顏色,用來突出設計,這些精緻的細節組成了這間房子的拱頂。

pompeii-roman-baths-granger
冷水廳復原圖

熱水廳

長方形與半圓的區域,並且有盛有冷水的盆子,天花板能看到一個半圓頂,上面有個眼狀開口讓光線進入,這樣不僅能使用這個房間,還能有很好的採光效果。這樣人們在桑拿的時候也能好好享受陽光。

插曲(用餐)

此處教授提到大家可以去公共浴場旁邊的餐廳吃東西(這餐廳是官方給觀光客設立的),雖然教授這麼說,但是根據我個人去龐貝城的旅行經驗,那餐廳食物普普但貴到爆,要去龐貝的人不想當盤子的話建議自備午餐,然後到處都有免費飲水池千萬不要買水

龐貝的日常

龐貝重要原因是,它向我們展示了羅馬人的日常生活

麵包店

磨穀物的石磨,烤爐看起來像現代披薩烤爐。

一塊龐貝的麵包化石也保存了下來,被分成幾塊,很像披薩。

a52c3f1b001ee1e353187944246fda75

快餐店與酒鋪

龐貝的快餐店(thermopolium,複數thermopolia),他們設計了一個很大的櫃檯,新鮮的熱菜和冷食每天都擺在顯眼的位置,如果你餓了,只要走去櫃檯挑一個喜歡的,然後邊吃邊走。

羅馬人虔誠信奉國家宗教和家庭宗教,照片上也可以看到這家店敬奉家神(household god) 的神龕。

右邊可以看到家神的插圖

龐貝還有一些酒鋪,雙耳細頸陶土罐盛放美酒存放在儲藏區,可以在公共會場的左邊看到(編按:教授說的左邊是在廣場區域一堆人擠著的空間,儲藏室本身不能進去,大家都是在外邊拍照),古龐貝城酒店的貨架上供應來自世界各地的美酒。

塗鴉

龐貝也有塗鴉的傳統,城市中隨處可見,人們為了爭取權利,在自己的建築上塗寫,大多數塗鴉是政治表達,如“支持大鬍子巴貝塔”,他是執政官的最佳人選,人又英俊
按:我翻了一些銘文及還是找不到教授說的這位barbatus競選文宣,故暫時這張最著名的競選牆面代替)

街道與噴泉

城市的街道將商店連接起來,人行道看起來很現代,路邊還有排水溝排走雨水,街道的兩邊會看到很多小噴泉,羅馬人需要家庭用水時,就會找當地的噴泉。道路上的大石塊是墊腳石,羅馬人非常聰明,在雨天為人們提供方便,人們踏著墊腳石過街而不必淌水,墊腳石之間有小車的車轍,小車的輪子被精心設計,這樣它們就可以通過墊腳石。

噴泉,代表了刻瑞斯女神(穀神),她拿著豐饒角(cornucopia),噴泉水柱從她嘴裡湧出。

antique-water-fountain-streets-ancient-city-pompeii-antique-water-fountain-streets-ancient-city-154737521

城郊道路

羅馬人的宗教信仰認為生前和死後的城市是分開的,所些墓地都在城牆面,當走出大門到了城際道路,可以看到各種形狀各異大小不同的墓碑,展示了羅馬墓碑建築的多樣性。龐貝有兩個保存完好的墓地街道,墓地大街和努切拉大街(Via Nucera/Nocera)。

努切拉大街有一個長凳形的墓碑,可以坐下緬懷這位死者往昔生活與歲月。

龐貝人的最後時刻

考古學家盡可能讓龐貝城接近發掘時的原貌,試圖重現維蘇威火山噴發時,龐貝人生命最後的影像。

picpompeii_vesuvius

近代與維蘇威火山爆發相比的災難是1980年爆發的聖海倫火山(Mount St. Helens),這兩次噴發差別不大。
(編按:教授之所以提到聖海倫火山,因為聖海倫火山爆發是美國史上傷亡最慘重的事件之一,近200棟房屋毀壞,50多人死亡,數百平方公里地區變成一片廢墟。)

聖海倫火山

維蘇威火山是逐漸噴發的,並沒有馬上覆蓋城市,人們有一小段時間逃離,龐貝人看到了正在發生的一切,一些聰明的人確實逃脫了,但有一些堅強,或者說愚蠢堅強的人們,認為他們可以躲在房間裡渡過難關,有另一些人躲在牆壁更結實的公共建築中,例如史塔賓澡堂和公共澡堂,這是一個致命的錯誤。

考古學家認為約1000人留了下來,他們不是死於火山灰和熔岩,而是是因為毒氣窒息,在他們身體腐爛之前,熔岩和火山灰覆蓋其上,成為他們的保護殼。

由於那些肉身都已經腐爛了,現代的考古學家,拿著丁字斧,在火山灰和岩漿上敲出一個洞,然後在洞裡填上石膏來補滿空間,有時沒有收穫,有時會得到受難者的石膏像。

編按:教授說的石膏方式如上圖

龐貝受難者群像

躺在地上,臉和手正在保護自己免受進入城市的毒氣的侵害
954
另一個龐貝居民,他蹲坐地上,手捂住臉,想保護他自己免受毒氣侵害
在這一刻,他已然放棄掙扎,他斷氣了,平躺在地上,不再留存任何希望
這個人在生命的最後拼命掙扎,掙扎想用力呼吸,或者只是想對身邊摯愛的家人說些什麼。
狗的脖子被鏈子拴住,可能是主人拴住了狗,來不及解開狗的鏈子放它逃走,這只狗如今已蕩然無存,但它的石膏模型留存至今。

再沒有別的古代人體模型,比龐貝城的更感人至深,瞬間凝固成永恆,不僅供我們憑弔,甚至幫我們理解今天的生活。

下集待續……

訂閱
提醒
guest

0 Comments
最舊
最新
內嵌反饋
檢視所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