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開課筆記,  羅馬建築

【公開課筆記】羅馬建築(三)Technology and Revolution in Roman Architecture

課程說明

本文是為耶魯大學公開課中的「羅馬建築」影片中所做的中文筆記,這份筆記盡可能重現教授上課時所有出現的圖片。全筆記一覽請點連結
課程名稱:ROMAN ARCHITECTURE
課堂:Technology and Revolution in Roman Architecture
講師:Diana EE Kleiner
課程網頁:https://oyc.yale.edu/history-art/hsar-252/lecture-3

課堂的圖片來源有幾種:
1.google圖片
2.google地球截圖
3.教授自己照的
前兩種通常透過網路能找到相同的圖,但第3點的話我就只能盡量找類似的做成筆記。
該課程教授課堂經常使用Google Earth(連結),其中有提到古羅馬版的google earth,不過這個服務現在已經因為一些爭議而停止了,但地形圖仍可使用。

另外本文除了上課圖片,也會增加一些我自己的做的圖片註解與說明,原字幕組在譯名與時代上有部分誤植,我有盡量修正,譯名的部分大多採用比較常見或是WIKI中文的譯名,若有錯漏之處還請專家指證。

※筆記連載再開註記:為了要找到跟教授完全一樣的圖片,過程非常崩潰且疲累,筆記會持續更新,但可能速度不快。

※這章節的術語非常多,圖文非常長,教授請大家稍加忍耐,之後就會比較好。

 

傳統到新式羅馬建築的轉移

複習傳統羅馬建築的特徵

波圖努斯神廟(Tempio di Portuno)(google位置圖)

1200px-Roma_-_Tempio_di_portunus02

建於前二世紀末~前一世紀初,是汲取希臘、伊特魯裡亞的宗教建築特色,延伸而成的羅馬建築,所有羅馬傳統建築皆有圓柱、牆、部分圓柱和牆發揮結構性功能,用來支撐斜的或平的天花板。

伊特魯裡亞和希臘特色:
伊特魯裡亞的高基座podium,深門廊(porch),門廊中的獨立式圓柱(freestanding columns),單面梯與強調正面。圍繞建築的柱子,柱子有的與牆相連或建在牆中。
愛奧尼亞式柱子、建築主體用石頭打造,這部分則帶有希臘特色。

1200px-Roma_-_Tempio_di_portunus03

 

新的實驗風格

前二世紀末~前一世紀初開始新的風格,即羅馬人使用全新的材料──混凝土(concrete),混凝土有很優秀的加固作用,並能乘載很大的重量。混凝土從西元前二世紀初就在羅馬使用,波圖努斯神廟雖有使用混凝土,但只用在基座內(外表看不到),用來加固,當時是出於實際功能考慮,直到前二世紀末~前一世紀初,羅馬人才瞭解到混凝土的裝飾性能。

 

混凝土

拉丁語為opus caementicium,跟現今的混凝土不同,羅馬的混凝土是碎石(stone rubble)、液體沙漿(liquid mortar)、石灰(lime)、沙子(sand)和一種名為白榴火山灰(pozzolana)的材料混合物,這些與水一起形成液狀,最終硬化成為一種極為堅固的材料。

按:白榴火山灰pozzolana是一種火山物質,盛產於義大利龐貝(Pompeii)、赫庫蘭尼姆(Herculaneum)和坎帕尼亞地區(Campania)

 

混凝土的優勢

混凝土不需要像石材切割,可以塑造成任何形狀,和現代工人一樣,羅馬人給牆壁、天花板建造木製框架,然後把混凝土灌入木製框架。混凝土的引入。讓羅馬建築師從希臘人的直線建築(例如波圖努斯神廟)解放出來,這是一個非常重大的變革。

 

萬神殿與古老圓頂之比較

伊特魯利亞的建築師們曾用石頭挑戰過穹頂結構,下圖是伊特魯利亞的墓室,位於昆托弗倫蒂諾(Quinto Fiorentino),以前是伊特魯利亞領土。建築師用石塊一塊一塊磊起來,但到墓頂時出現了問題,以至於他們不得不立了一根石頭方住來支撐圓頂。
742179611

 

但當羅馬人使用混凝土時,建造像萬神廟那樣的穹頂就簡單了,只需要製造一些木製結構,然後把混凝土灌進去,然後就有了穹頂,這就是羅馬建築的革新。
Pantheon_-_panoramio

 

使用混凝土的難題

1.要能抵禦潮濕
2.不如石頭美觀

羅馬建築師們的解決方式,是在混凝土還沒乾的時候把石料砌上去,這些石料可以是大塊細方石塊(ashlar blocks)、石塊,或小碎石,即上堂課提到的不規則砌法,或稱亂石砌法(Opus incertum),乾透了之後,石頭不僅可以使建築物更美觀,也能防潮。

 

亂石鑲面(Opus incertum facing)

 

維斯塔神殿(temple of vesta at tivoli)
595px-Temple_of_Vesta,_built_in_the_early_1st_century_BC_on_the_acropolis_of_Tibur,_Tivoli_(14757166370)

基座是使用混凝土加固,也利用混凝土製作有弧度的內殿牆面,建築師趁混凝土未乾時,將形狀不規則的石塊放上去,起到保護的作用,這就稱為亂石砌法(Opus incertum),雖然維斯塔承繼了希臘和伊特魯裡亞風格,但裡面已開始使用混凝土

 

帕萊斯特裡納的命運女神聖殿(Santuario della Fortuna Primigenia)

建於山坡之上,牆面及頂部的藻井都採用亂石砌做鑲面(facing),這種風格在前二世紀末~前一世紀非常流行。

Santuario_emiciclo_colonne_1

 

其他類型鑲面

皇帝聶爾瓦時代,人們開始對一種新的鑲面感到興趣──磚(brick),最初的磚頭都是粉刷過的,先前提到的亂石砌和凝灰岩石塊(tufa)也是粉刷過的,到西元二世紀(字幕組誤植為前二世紀),人們才開始欣賞磚頭的原始美,如下圖的奧斯提亞倉庫,使用了裸露的磚造,還有不同染色,非常的美。
Ostia_magazzino-e1497783081547

 

混凝土實驗

這些混凝土結構不但在羅馬出現,也在羅馬周邊的城市出現,在羅馬共和國、奧古斯都時期,羅馬開始向周邊城市殖民,他們更廣泛地與世界其他地區進行貿易往來,需要台伯河沿岸的這片土地來儲存進進出出的貨物,因此他們建造了這個巨大的倉庫─艾米利亞楹廊(Porticus Aemilia)

 

艾米利亞楹廊(Porticus Aemilia)

艾米利亞楹廊建造於西元前193年,西元前173年整修,現在只剩一些殘垣斷壁,,包括拱形門框和一些拱形窗戶,但可以透過學術研究重構它的原始型態。

Porticus Aemilia

根據羅馬史學家李維(Livy)的史料,艾米利亞楹廊位於台泊河東岸,在羅馬七大山之一的阿文提諾山(Aventine)的西南面,這些訊息讓考古學家得知它的位址。

(註:字幕組將Livy翻成利瓦利耶,但目前常用翻譯並無此字,故我修正為李維)

Porticus Aemilia Emporium

最重要的是,我們有羅馬大理石地圖(Forma Urbis)的殘片

Porticus Aemilia, frammento della Forma Urbis Romae, FU 3045, 1956

羅馬大理石地圖是在西元三世紀初,賽維魯斯(Septimius Severus)皇帝統治時期製成,這個地圖砌在了羅馬的一堵牆上,據說畫出了三世紀羅馬的所有建築,不過現已殘破,但幸運的是,有些殘片中畫的就是艾米利亞楹廊,所以學者能根據李維的描述,從廢墟中把它辨識出來,組合出它原來的樣子。

下方平面圖可以看出,艾米利亞楹廊是個長方形構造,沿著河岸延伸

現在這個倉庫的細節以及它原來的樣子有許多爭議,唯一可以確定是倉庫是用混凝土建造,屋頂形狀像是筒的外側,稱之為筒形穹頂(barrel vault),形狀雖簡單,但用石頭不可能造出來,用混凝土就很容易了。

筒形穹頂(barrel vault)示意圖

volta-a-botte1

艾米利亞楹廊倉庫有一系列的筒形穹頂,一座挨著一座,根據李維所述,建築有不同高度的四級,隨著台伯河岸的斜坡,每一級都比前面的稍高一些。

2_porticus_aemilia-148A7C7FB0E0D1B4E44-thumb400

 

這是艾米利亞楹廊內部的筒形穹頂橫截面(按:老師口誤為艾米利亞聖堂),建築師們沒有把筒形穹頂建在實心的牆上,而是像圖中把牆打開建造了一些柱子,在柱子上面建造拱門形成拱廊,使人們可以在柱子之間穿行,給人一種更加開闊的感覺。

12850469_m

後牆就是現今建築廢墟中看到的拱形門頭,牆上有拱形窗戶,好讓光線透進來,當東西搬進搬出時,工作人員能看清楚內部的狀況。
12850469_y

 

這是另一種復原圖的剖面,屋頂看似是平的,結構共有四級,層級排列隨著山坡的斜度稍有上升。

eefc670cab8f648f343a04d33395e344
圖中可看到筒形穹頂的應用,設計者在每一級高出的地方,開了一些弧形的窄小窗戶,好讓更多的光線透進來,建築是混凝土建成,和維斯塔廟一樣有著亂石砌法的鑲面。

Porticus Aemilia 3

 

羅馬殖民地建築

除了幾座羅馬的建築,羅馬人從西元前二世紀~前一世紀起開始規劃殖民地城鎮,四周用城牆圍起來,在城鎮裡建造公共建築,羅馬人在周邊地區建造了最早的城鎮,把這些城鎮建成了一個個小羅馬。

 

費倫蒂諾市場大廳(Market Hall Ferentino)

費倫蒂諾市場,始建於西元前100年左右,它有一個巨大的筒形拱頂,用作市場大廳,這棟建築的重要處在於能從它身上看到羅馬建築的未來發展。


筒形穹頂是用混凝土建成,側面隔牆打開有一系列的拱形區域,裡面也是筒形穹頂結構,用作市場的攤位。牆面和拱頂則都採用亂石砌法做成的鑲面。

ferentino2
為了強調位置和拱頂的形狀,特意用石頭磊在周圍,如同先前在法萊利諾威門上用來砌拱門的拱形石,使建築物的這一部分更加堅實,下方使用了一些切割得很美觀的細方石塊,這棟建築的鑲面把方石砌和亂石砌結合在一起。

 

泰拉奇納的朱庇特神廟(Temple of Jupiter Anxur)

terracina-1
始建於西元前100至70年,羅馬人選擇建造建築物的地點向來別緻,泰拉奇納的朱庇特神廟就是這樣一個例子,神廟就雄偉地屹立在山頂,遠看會顯得很突出,人們到了建築物前,會有極為開闊的視野。

觀看神廟的最佳角度是從海上看,從遠處看到朱庇特神廟巨大的基座(教授沒有示意圖,下圖是圖庫網提供的該地照片)

vue-du-port-de-terracina-italie-le-matin-10746369

朱庇特神廟現神廟已經不復存在,僅存保存完好的神廟基座,但遺跡能讓人想像出古代的原貌,下圖是復原圖,描繪出基座的確切模樣

 

d96b6508f12a4ef9145f1a860d583beb
基座支撐著上面的神廟,後方有帶屋頂的石柱廊,石柱廊和神廟沒有任何連接很少見,但神廟本身是個非常傳統的建築,結合了伊特魯裡亞式佈局和希臘式立面:高基座、單梯、對正面的強調、深遊廊、遊廊內的獨立圓柱。這些特徵足以証明神廟的原貌。

朱庇特神廟下方的基座是由一連串的拱門組成,建築師在側面的隔牆上建造了小拱門,像艾米利亞楹廊(Porticus Aemilia)一樣,人們縱向、橫向都可以穿行。
d2

這座神廟的方向有點斜,和基座都不是正的,因為羅馬人對規整的東西都很感興趣,諸如軸向對稱、對稱、兩邊對應之類,建造出這樣斜角的廟宇,十分罕見。可能因為此地已有建築迫使他們這麼做,或因供奉的神祇要求某種方位等與祭祀有關的因素

基座是用混凝土建造,有大拱門和有小拱門在裡面的隔牆上
The_12_pillared_arches_of_the_cryptoporticus_of_the_so-called_Sanctuary_of_Jupiter_Anxur,_Terracina,_Italy_(15223208145)

這個基座的鑲面結合了大的塊石和亂石砌,這些規則的石塊,磊在一起,形成漂亮的外觀,可能在古代都是粉刷過的,羅馬運用石塊突出了兩牆之間的連接處,同時也增加了整座建築的穩固性。
The_12_pillared_arches_of_the_cryptoporticus_of_the_so-called_Sanctuary_of_Jupiter_Anxur,_Terracina,_Italy2

透過這些隔牆上的拱門望去,可瞭解建築師如何強調羅馬人對景深和全景的重視,從這一連串隔牆上的拱門看過去,那些拱門是排成一列的,但視覺上好像一個比一個小。這座建築既有從山頂看到周圍鄉村的全景,還有透過建築物內部所看到的景深,這些特徵作為羅馬建築的靈魂一再地出現

The_12_pillared_arches_of_the_cryptoporticus_of_the_so-called_Sanctuary_of_Jupiter_Anxur,_Terracina,_Italy_(15036536860)

神廟下方有一個地下通道,叫做隱廊(cryptoporticus),本來是用來儲藏貨物的,現在這個秘密通道還保存完好,建築師使用了混凝土建造有筒形穹頂的柱廊。從下圖可看出盡頭有窗戶,還有一些門洞,全都是拱形,好讓光線透進來。
25442977
通道是用來存放和祭祀等活動有關的東西,因為這些聖殿與城市綜合廣場中的單個廟宇有所不同,是要吸引遠道而來的朝聖者,就像現在的購物中心一樣有購物區、當地特產商店及諸如此類的設施鼓勵人們前來造訪。
所以神廟建在山頂顯要的位置,當朝聖者坐在馬車等交通工具,或是走海路從遠處看到這座聖殿,就會被它所吸引,就像被麥加吸引一樣。

(註:麥加為現代伊斯蘭教聖地)

 

蒂沃利的海克裡斯聖殿(Sanctuary of Hercules at Tivoli)
Sanctuary of Hercules2

約建於西元前75年至50年,這座聖殿的建造意圖與朱庇特神廟差不多,它不僅是宗教活動的麥加聖地,同時還供人們集中在這裡進行社交活動。神廟本身是傳統的形制,和朱庇特神廟一樣矗立在高大的基座上,神廟就在中間靠在後牆上,方向非常正,和基座一起軸向對稱。

聖殿特徵是入口採用階梯座(cavea),和劇場的階梯座位很像,但建造目的不是作為一個巨大的入口或是階梯使用,雖然一定程度有這樣的用途。階梯前方可能曾有過某種形式的舞臺(牆),用來觀賞宗教節目或是其他演出,也可以供人們在這裡集會。

Sanctuary of Hercules02

這是聖殿的另一幅復原圖,可以看出劇場區與其他建築分佈,這座廟緊貼著後牆占據了牆前面的空間,將廣場功能、集會和市場功能綜合到聖殿的設計中,之後在龐貝城會看到同樣的設計思路。
bsba280202324l

 

 

蒂沃利地海克力斯聖殿現在只有部分還存在,如果沿著側牆和後牆一路看過去,可以看到和拱門在一起的圓柱,第一層是拱門和圓柱,再上面一層是獨立的圓柱,參考下圖。(註:有些復原圖並非如同教授所說是兩層不同柱子,但現今已不存第一層柱,故此處存疑)

Sanctuary of Hercules3

下面這層是很重要的組合建築風格──圓柱分立在拱門與拱門間的牆內,鑲面用各種石頭的組合(細方石、拱石、不規則的亂石砌),圓柱使用亂石砌鑲面,說明圓柱也是用混凝土建造,不是用石頭建的,很罕見。

SanctuaryHercules05
SanctuaryHercules052

拱門之間圓柱的這種排列結構非常重要,在羅馬競技場那樣的建築中,也會看到這樣的柱子結構,這些圓柱不起支撐作用,整個建築物是由混凝土結構支撐的,圓柱只用作裝飾。

 

海克力斯聖殿的隱廊在聖殿左邊的地下,但不是當作儲藏區而是道路,蒂沃利古名梯伯爾(Tibur),這個地下通道在古代是從羅馬通向蒂沃利,是名為梯伯梯納(Tiburtina)道路的其中一段。

這條路跟現今地鐵通道之類的建築很像,有筒形穹頂,牆上有凹室,可能是作商店用,沿著這條路,人們可以在聖殿下面歇歇腳買點東西
(註:教授的照片找不到,以下是其他觀光客的照片,點圖可回到提供網頁)

 

羅馬國家檔案館Tabularium

始建於西元前78年左右,由昆圖斯﹒魯泰提烏斯﹒卡圖魯斯(Quintus Lutatius Catulus)建造,是羅馬非常重要的建築,用來存放國家檔案。

羅馬國家檔案館在卡庇托爾山(Capitoline Hill) 的南山坡上,面對古羅馬廣場(Foro Romano),文藝復興時期此區由米開朗基羅重新設計,成為帶有橢圓型地廣場,後來的建築師們經常改建米開朗基羅設計的建築,不過沒有拆掉早期的檔案館,而是把它的牆作為參議院大廈的後牆,才得以保存下來

羅馬國家檔案館是用混凝土建造的,但是亂石砌法在羅馬不流行,他們更喜歡用經過切鑿的石塊,考慮建築的重要性,使用了較為昂貴的材料──凝灰岩(tufa),羅馬城產有上好的凝灰岩。

Forum_Romanum_-_Tabularium

羅馬國家檔案館就像蒂沃利的海克力斯神廟一樣也有拱門和圓柱結合在一起的構造,圓柱是經過切鑿的凝灰岩柱子,也沒有結構性的功能,純粹裝飾作用,這種拱門帶圓柱的結構,在以後會變得極其重要。

現人們可以進入檔案館看到很多趣味的遊廊和拱頂,那裏有個大窗可俯瞰羅馬廣場的宏偉風景,下圖是檔案館的一條遊廊,使用混凝土和石頭結合,拱門是用石頭建造的由圓柱支撐,每兩個拱門之間都是一個開間,拱門之間是混凝土建造的圓拱天花板。漂亮的石頭在羅馬很受人喜愛,他們用石頭建造拱門,裝飾牆壁。

tabularium_interior

遊廊裡有一些斜坡和和一段66級台階的階梯,也覆蓋筒形穹頂。羅馬人很注意變換結構,讓人們能得到不同的體驗:有時候走在筆直的路上
有時候走在斜坡上、有時候走在台階上,不斷有變化,感覺自己走進了這個建築,圍繞著它漫步。

對于成為主宰力量,羅馬人從來沒有絲毫猶豫,他們會建造一些預先設定好的路線,讓人必須照著走,可以邊走邊得到各種不同的體驗,但也按羅馬人為設定好的路線走,這是個值得探討的現象。

 

馬切羅劇場/馬塞盧斯劇場(Theater of Marcellus)

建於西元前13或11年,是實驗建築的頂峰,由羅馬第一位皇帝─奧古斯都為紀念侄子兼女婿馬賽魯斯而建造,馬賽魯斯娶了奧古斯都的女兒朱麗婭,奧古斯都希望他能繼承皇位,可他卻不幸英年早逝,奧古斯都悲痛萬分,在羅馬建造了這座石頭劇場紀念馬賽魯斯。

馬賽魯斯劇場下方兩層保存完好,這個建築存留下來的主要原因,是人們一直都在使用劇場,中世紀時被當作要塞、文藝復興時期當作宮殿,而現在被當作奢華公寓,,這些公寓都面對著內部漂亮的庭院。

Theatre_of_Marcellus-Rome1

從高空中往下俯瞰,可以看到這座建築與周邊場所的關系,這建築離卡彼托山非常近,在馬賽魯斯劇場的前面還有一座著名的阿波羅神廟,原神廟的三根圓柱和基座保留了下來。

Theater of Marcellus google map

教授說的三根柱子的阿波羅神廟位置如下,在圖的右邊。
1200px-Marcellus_theater_Rome

 

這是在電腦上重建的馬賽魯斯劇場(3D圖現已停止服務,故另用它圖取代),可以看到羅馬劇場最基本的組成部分,就是半圓形的階梯座位(cavea)階梯座位通常被分為幾個扇形的分區,叫做扇區(cuneus),這裡還有一個面對著座位區的背景舞臺(scaenae frons)

marcellus_theatre_0281349532

希臘劇場是羅馬劇場主要的原型,希臘人把劇場建在山坡上,而羅馬作為重視城市中心的一種文明,不想建在山上而使自己受到限制,於是用混凝土技術,在羅馬的市中心造出一座山,然後挖空混凝土,建造入口和出口

馬賽魯斯劇場是混凝土建築,表面都砌著從蒂沃利運來的石灰華〔Travertine〕,切鑿出的細方石都點綴在拱門和圓柱上。這些圓柱都沒有承重功能,只是用來作裝飾,正因為圓柱只起裝飾作用,所以樣式各不相同,第一層用的是多立安柱式,第二層用的是愛奧尼亞柱式,以前可能還有第三層,如果有第三層的話可能是科林斯柱式,無論是圓柱還是半露柱,皆是平柱(plat column)

希臘人在建築中用作承重的構件是柱子,用來支撐牆壁,支撐屋頂,而羅馬人卻開始把這些柱子用來作裝飾,不把它們原來的功能當回事,走進這座建築,會看到馬賽魯斯劇場的遊廊,第一眼看會像是筒形穹頂結構,用混凝土建成,支撐在石灰華的方柱上

不過它的筒形穹頂是圓弧形的,工藝上叫做環形穹頂(annular vault),或稱圓環穹頂(ring vault)

環形穹頂的簡圖,基本上就是把筒形穹頂建成圓弧形,在羅馬競技場採用的也是同樣的穹頂。
(註:教授的圖在這裡易與先前提到的筒形穹頂(barrel vault)混淆,但英文資料中並無較詳細的圖解,故在此使用一位義大利人的資料)

上方是筒形、下方是環形
volta-a-botte

希臘與羅馬劇場的比較

埃皮達魯斯劇場(Sanctuary of Asklepios at Epidaurus)是典型的希臘劇場,西元前四世紀中葉建於希臘
image32120[8125]

表面上看起來很像馬賽魯斯劇場,都有樂隊演奏區、座位區、舞臺建築,但是有幾個重要區別:

一、樂隊演奏區
希臘劇場的演奏區是圓形的,羅馬劇場的是半圓形的。

二、劇場位置

希臘人把劇場建在山頂,照片中清楚看到樹木和部分的山,而羅馬人把劇場建在混凝土山上,有一些羅馬劇場也建在山上,那些山的位置恰好周圍風景優美,不過大多數情況下,羅馬人還是把劇場建在混凝土結構上。

 

羅馬建築與維托里亞諾

維托里亞諾(the Monumento Nazionale a Vittorio Emanuele)是一座19世紀的建築,用來紀念義大利王國的第一位國王維克多﹒伊曼紐爾二世(Vittorio Emanuele II,教授似乎口誤成一世),於1885年建成,是城市的主要地標。
這個建築群建在卡彼托山的山坡上,呈階梯形,一層一層地上去,直通向建築群的頂層,這裡是義大利無名戰士墓,從那裡俯瞰羅馬,可以看到最為壯觀的景色。
2014-03-29_Altare_della_Patria (1)

整個建築群順山坡往上建的創意,可以追溯到西元前二世紀,位於帕萊斯特里納(Palestrina)的羅馬混凝土傑作──福爾圖娜命運女神聖殿(sanctuary of fortuna primigenia)

 

福爾圖娜命運女神聖殿(sanctuary of fortuna primigenia)

建造日期飽受爭議,很多人將它與蘇拉(Lucius Cornelius Sulla Felix)聯繫,認為它始建於西元前80年;也有人認為始建於西元前二世紀。教授說有段時間把它當作蘇拉時期的建築講,但最近幾年又歸類為西元前二世紀的建築,但時期並不重要,它只是個預示未來趨勢的實例。
和科里(Cori)一樣,帕萊斯特里納也是個美麗的山城,山城裡房屋的紅屋頂把小城的設計連貫起來,城裡的巔峰之作,是福爾圖娜命運女神聖殿。

Palestrina-veduta-aerea1
這座聖殿也是占據了整個山坡,依著山坡層層上升,羅馬人把混凝土灌在山坡上,建造了一個由斜坡、台階組成的結構,附帶有劇場和購物中心,而神廟位於最頂部。

整座建築部分保留完好,可以順著斜坡台階層層而上來到劇場入口,最高處的是福爾圖娜命運女神廟,以前可能是山上開出的一個凹室,17世紀時,由義大利望族巴博裡尼(Barberini)家族進行了改建,有好幾任教皇都出自此家族。巴博裡尼家族把凹室改造成漂亮的小宮殿,雖然是個小宮殿,形成了整個聖殿建築的最頂端。

這個是復原圖,可以看到一個不大的帶拱頂的入口

praeneste-800

這裡跟帝國檔案館一樣,有斜坡和階梯的組合,走上去時會有多樣體驗,不過這些路線也都是設定好了的,剛到的時候可以做出選擇,從左邊或者右邊走上斜坡,斜坡在古代是有屋頂的,沿著台階走到商店區逛一逛,若想再上一層,就必須回到中間的台階,然後再走到最上層像劇場的台階。這裡又一次強調了人們對這座建築特的體驗,走的路線是由羅馬設計師預先設定的。

praeneste-8003

半圓形劇場(Hemicycle)(原字幕為:半圓形競技場,但此翻譯略為狹隘),柱子順著弧形排列,不僅可以作為入口台階,同時也可以作為表演節目的地方,而整座建築的頂端就是福爾圖娜女神廟,一個不大的圓形神廟。

羅馬人 把山坡改造成了一系列的人工階梯,在上面覆蓋了混凝土筒形穹頂,沿路建造了一些設施,最終成果就是這裡所看到的:斜坡、階梯、宏偉的劇場形階梯和弧形的,還有一些商店,在最上面就是女神廟。

052

 

它在古代的原貌現在並沒有完全保存下來,很難想像到帕萊斯特裡納,一路爬上這座建築是很困難的,在義大利有許多這樣的建築,這只是其中一例,人們稱之為天然健身器,需要花費很大的力氣,爬到聖殿的頂端。

36952322.916c679c.640

這條路的斜坡很陡,斜坡古時候是有屋頂的,現在是露天,順著斜坡往上爬,可以看到一些殘留的石灰華〔Travertine〕柱子,如果仔細觀察這些柱子,就會發現這些柱頂不是平的,最上面的部分是斜的,羅馬人為了讓柱子與斜坡的坡度一致,所以把柱頂弄斜了。

i_035b
對希臘人來說,改變柱頂的形狀是一種褻瀆,但是羅馬建築師卻盡情地去改,因為要符合整體設計方案,雖然他可以不在那裡放柱子,但他就是想把柱子立在那裡,所以就把柱頂弄斜了。
這種變革和試驗的意願,就是他們所信奉的改革,樂於用前所未有的方式,去改變試驗,去推翻傳統古代建築的教條(希臘和伊特魯裡亞風格),這種精神是羅馬的精髓,開啟了一個創新的未來。

下圖可以看出斜面的柱頂,也可以注意到這裡的牆面與天花板都是混凝土亂石砌鑲面

 

沿著斜坡往上走會看到壁龕(alcoves),是各種商店的空間,這些壁龕都是用混凝土建造,亂石砌法鑲面。

Sanctuary_of_Fortuna_Primigenia_29

再往上的半圓形建築的遺跡,可以看到帶有石灰華〔Travertine〕柱頂的凝灰岩(tufa)圓柱,支撐著半圓弧形頂層。

2581556a883eb254dadfdf59142bef6d

看到拱頂和混凝土結構,這裡也是環形穹頂(Annular vault),藻井、牆壁和環形拱頂,都是用亂石砌鑲面來裝飾的,但古羅馬時期表面都是粉刷的。

Sanctuary_of_Fortuna_Primigenia_14

中間的台階很陡爬起來也是非常累,上去之後就可以看到巴博裡尼宮殿。
Primigenia01

現在巴博裡尼宮殿環抱的兩翼是順著以前的半圓型建築的形狀

Palais_Barberini_de_Palestrina

劇場台階保存得十分完好,如今是從門口通向博物館的台階

8-536x800

最頂部的福爾圖娜神廟或聖壇,不復存在,但透過這個建築物可以瞭解到,羅馬建築師們在這座宏偉的山坡上澆灌混凝土,建造出了像金字塔般的建築,這個金字塔有女神在塔頂,羅馬人用混凝土建造的這個金字塔,比自然賦於這座山要更加的氣勢非凡,它彰顯了羅馬人在西元前二世紀到前一世紀在混凝土建築所取得的驚人成就,他們那些實驗,對於後世的建築風格有著經久不衰的影響,我們這學期將對這些建築風格進行探討。

 

下集待續……

訂閱
提醒
guest

0 Comments
最舊
最新
內嵌反饋
檢視所有留言